搜索
首页 作者

《感遇(四首)》

西山何所有,深谷多芳薇。
采采者谁子,叔齐与伯夷。
食粟良可耻,采薇非为饥。
姬氏除暴乱,八百会不期。
天下皆称圣,斯人独是非。
高节凛千祀,纲常以扶持。
¤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扬古代清廉之士的诗,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敬仰之情。 首句“西山何所有,深谷多芳薇”,描绘了西山的景象,深谷中生长着许多芳薇,这是一种高雅的花,象征着高尚的品质。 “采采者谁子,叔齐与伯夷”,这两句点明了诗的主题,诗人赞美的是叔齐和伯夷这样的清廉之士。他们不因饥饿而采摘薇花,不因生活困苦而改变自己的道德准则。 “姬氏除暴乱,八百会不期”,这两句暗示了叔齐和伯夷是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正义和道德而选择清贫的生活。他们支持周朝的兴起,反对暴政,表现出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天下皆称圣,斯人独是非”,然而,尽管他们坚持自己的道德原则,却仍然被世人所误解和争议。这是对他们高尚品格的赞美和敬仰,也是对他们所处时代的反思。 “高节凛千祀,纲常以扶持”,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叔齐和伯夷高尚品格的敬仰之情,他们的高尚节操将永远流传于世,为纲常伦理的建立和维护提供了支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叔齐和伯夷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清廉、正义和道德的追求,同时也反思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道德观念。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示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创作背景
**《感遇(四首)》的创作背景主要是明代社会的动荡不安和郑梦周对社会困境及人民苦难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淳朴风气已远去、现实世道日渐幽昧的景象,暗示了社会的衰败和人心的迷失。同时,诗中的征伐降殷周、祥麟遇害等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的现实。
相关诗词
  • 1
    [唐]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 2
    [唐]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 3
    [当代]
    住院生涯又一回,前尘处处尽堪哀。
    头皮断送身待老,心脏衰残血不来。
    七载光阴如刹那,半包枯骨莫安排。
    老妻啼笑知何似,眼对门灯彻夜开。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