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洞山十咏·朝真洞》

洞府高深对月开,长疑底里閟龙雷。
天窗不照人间世,限尽游人自此回。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洞府高深对月开,长疑底里閟龙雷。天窗不照人间世,限尽游人自此回。》,它是一首描绘洞穴和月亮的诗,充满了神秘和引人遐想的元素。 首句“洞府高深对月开”描绘了一个高深的洞府,月亮正照耀着这个神秘的地方,给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印象。这里的“对月开”可能暗示着洞府的入口或某个特定的地方,可以看到月亮,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接近天地的境界。 “长疑底里閟龙雷”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洞府内未知的神秘事物的疑虑和好奇。这里的“长疑”暗示了诗人对洞府内隐藏的龙雷的深深好奇和疑惑,“閟”则表达了这种神秘事物隐藏在深处,难以被外界所了解。 “天窗不照人间世”描绘了一个洞府的特色,即有一个天窗,它并不照向人间世界,而是将光线引入洞府内部。这可能暗示着洞府内有一种超越人间的神秘氛围,或者是一种与外部世界隔绝的状态。 “限尽游人自此回”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这里的“限”指的是洞府的界限,而“游人”则暗示了那些对洞府充满好奇并前来探索的人。然而,当他们探索到尽头,发现这个地方超越了他们的理解范围,他们就会自行离开。这表达了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探索自然和宇宙的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洞府、月亮和神秘的事物,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和好奇。它充满了神秘和引人遐想的元素,让人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想象。
相关诗词
  • 1
    [宋]
    昔日不生,今日不灭。
    出入飞鸢岭,未曾有出入。
    洞山不曾到,投子不相识。
    若道嗣德山,未免自屈抑。
    象骨巍巍摩碧空,寒泉皎皎浸明月。
  • 2
    [宋]
    两曜劈箭急,一年弹指间。
    始见大暑小暑,又是小寒大寒。
    通身寒暑无回互,笑倒当年老洞山。
  • 3
    [宋]
    大空无尽动马尘,玄步孤高物外人。
    日本国来寻彼岸,洞山林下过迷津。
    流流法乳谁无分,子子教知我最亲。
    一百六十三岁后,方於此塔葬全身。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