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平黎锡宴》

圣主当年重武文,柳营韬略孰同群。
名播中外扬三殿,威遏鲸鲵震六军。
宴锡九重恩浩荡,醉酣三爵坐氤氲。
何人缓带当樽俎,彝鼎重看勒巨勋。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古代名将的,诗中表达了对这位名将的敬仰和赞扬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圣主当年重武文,柳营韬略孰同群”,表达了这位名将受到皇帝的重视,他的军事才能和策略无人能及。这里的“柳营”是借指古代军营的名称,也暗指这位名将的军事才能和策略如同柳树般柔韧,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局势。 接着,“名播中外扬三殿,威遏鲸鲵震六军”,表达了这位名将的名声远播国内外,他在战场上威震四方,遏制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使得敌军闻风丧胆。 “宴锡九重恩浩荡,醉酣三爵坐氤氲”这两句则表达了这位名将受到皇帝的恩宠和赏识,他在宴会上受到皇帝的赏赐,感激不尽。同时,他也因为受到皇帝的赏识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在宴会上畅饮美酒,享受着人生的快乐。 最后,“何人缓带当樽俎,彝鼎重看勒巨勋”这两句则表达了对这位名将的敬仰之情。这里的“缓带”是指古代将领在宴会上穿着宽大的衣袍,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而“樽俎”则是指宴会上的酒杯和餐具。这两句表达了这位名将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能够从容不迫地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同时也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巨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这位古代名将的军事才能、政治智慧、忠诚勇敢等方面,表达了对这位名将的敬仰和赞扬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对国家安危、民族兴衰的高度关注和责任感。
创作背景
**《平黎锡宴》的创作背景是当地使者为了表达对宋朝朝廷的归顺之心,进贡方物,而宋神宗为了表示怀柔远人之意,便赐宴招待他们**^[1]^。 当时李乔木作为官员参与了这场宴会,并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描述了宴会的盛况,以及使者们受到宋朝朝廷礼遇的情况^[1]^。
相关诗词
  • 1
    [宋]
    苍茫一片莓苔地,随意触来还有声。
    定是战坑余箭戟,不然琴屋贮瓶罂。
    名真过客多能记,迹古居人不敢耕。
    孙叟有灵应索笑,赋成留比试鏦铮。
  • 2
    [唐]
    皇纲归有道,帝系祖玄元。
    运表南山祚,神通北极尊。
    大同齐日月,兴废应乾坤。
    圣后趋庭礼,宗臣稽首言。
    千官欣肆觐,万国贺深恩。
    锡宴云天接,飞声雷地喧。
    祥光浮紫阁,喜气绕皇轩。
    未预承天命,空勤望帝门。
  • 3
    [宋]
    飞龙利见。
    前夜君王方锡宴。
    今日相逢。
    却向南阳起卧龙。
    果为霖雨。
    洗尽苍生炎夏苦。
    喜气匆匆。
    好向尊前醉晚风。
李乔木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