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喜子及第》

御榜今朝至,见名心始安。
尔能俱中第,吾遂可休官。
贺客留连饮,家书反覆看。
世科谁不继,得慰二亲难。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侄子侄女双双登第后所作的贺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多年来的心愿终于实现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告老归田的打算。 首联“御榜今朝至,见名心始安”,直接点题,表达了看到侄子侄女双双登科,二老多年的心事终于放下了,心中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的喜悦之情。 颔联“尔能俱中第,吾遂可休官”,作者表示,你们兄弟俩一同登科,我也可以放心地辞官归隐了。这是诗人的真实想法,过去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如今侄子侄女终于一同登科,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终于可以过上平静的生活了。 颈联“贺客留连饮,家书反覆看”描写了诗人收到家书的喜悦心情。看到家书后,兴奋得不能停下来休息,客人也留下来一起喝酒庆祝,同时反复看着家书,家人的鼓励和期盼让诗人更加坚定了辞官归隐的想法。 尾联“世科谁不继,得慰二亲难”,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族的期许和对自己不负二老的心情的抒发。世上的科举考试不正是为了家族能够有人继承和发扬吗?自己不负二老和家族的期望,也算是对家族和二老有所交代了。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表达了诗人多年来的心愿终于实现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辞官归隐的想法和对家族的期许。
创作背景
《喜子及第》这首诗是宋代的张师锡所写,表达了诗人听到儿子科举考试及第的喜讯后的欣喜之情。其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1. 科举及第:在宋代,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而“及第”则意味着通过了科举考试。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之一就是诗人的儿子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成功。 2. 家庭幸福:儿子科举及第对于家庭来说是一件大喜事,这也意味着家庭未来的地位和生活将得到提升和改善。因此,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儿子成功的欣喜和家庭幸福的感受。 综上所述,《喜子及第》的创作背景主要是儿子的科举及第和家庭幸福的感受。
相关诗词
  • 1
    [宋]
    莱公英特姿,谭笑安社稷。
    流离死穷荒,志士气益塞。
    死谪怜忠愍,生还喜子由。
    荒祠连旧宅,几见海云秋。
  • 2
    [宋]
    通经应童科,诗书尤所长。
    生儿有如此,族党真有光。
    五车举舌端,观者绕回廊。
    崭新露头角,志气何坚刚。
    七岁古所难,一目书五行。
    毋乃天帝孙,为织云锦裳。
    自觉我形秽,明珠在我傍。
    麟经穷终始,猿臂射艺场。
    覆诵公堂上,时维十月阳。
    同僚发嗟叹,喜子同举觞。
    我非韩昌黎,附绪寻茫茫。
    犹拟作一序,如送童子张。
    读书宜闭门,不迎亦不将。
    六经漱芳润,闇然名日彰。
    上书愿鬻汉,负鼎期干汤。
    幼学欲壮行,少年非所当。

  • 3
    [宋]
    莫养虎,饱则喜子饥则怒。
    莫养鹰,饥则附人饱飏去。
    鹰去但忘恩,虎怒将为冤。
    不如团饭养鸡狗,狗能吠盗鸡戒晓。
    世事反覆不可,狗或反噬鸡乱啼。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