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上竺真辩师》

一别支公仅两年,山房高隐尚恬然。
心清已澈灵泉奥,行峻应磨峭壁坚。
俗眼不来青障里,孤峰谁认白云边。
更期香火深寒夜,坐使飞花坠九天。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支公的怀念和赞美之诗,表达了对支公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的敬仰之情。 首句“一别支公仅两年”,直接点明诗人与支公分别已经两年,为整首诗定下了时间与情感基调。第二句“山房高隐尚恬然”描绘了支公在高山房舍中隐居,淡定自若的样子,表现出支公的高洁和恬淡。 接下来的两句“心清已澈灵泉奥,行峻应磨峭壁坚”是对支公品格的进一步赞美。前一句描绘了支公内心清澈,如同灵泉一般晶莹剔透;后一句则描绘了支公行为峻峭,如同峭壁一般坚硬不屈。这两句都表现出支公的内在品质和精神风貌。 接下来的“俗眼不来青障里,孤峰谁认白云边”两句,借用“青障”和“白云”等意象,表达了支公超凡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更期香火深寒夜,坐使飞花坠九天”是诗人对与支公再次相见的期盼。在“深寒夜”中期待与支公共同燃起香火,共享清净之乐。同时,“坐使飞花坠九天”也表达了希望与支公共同欣赏飞花飘落的美景,这既是诗人的美好想象,也是对支公才情的再次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支公的怀念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创作背景
《上竺真辩师》是宋朝诗人赵企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上竺寺和真辩师有关。上竺寺是古印度佛教圣地,而真辩师则是一位佛教高僧。赵企在游览上竺寺时,与真辩师相遇,对其佛法造诣深感敬仰,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在诗中,赵企描绘了真辩师的形象,表达了对佛法的赞美和对真辩师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描绘了上竺寺的美景,表现出作者对佛教文化和自然风光的感受。 总之,《上竺真辩师》是一首以佛教文化和自然风光为背景,表达作者对真辩师敬仰之情的诗歌。
相关诗词
  • 1
    [宋]
    强胡犯金阙,驻跸大江南。
    一帝双魂杳,孤臣百战酣。
    兵威空朔漠,法力仗瞿昙。
    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 2
    [明]
    天光低碧暮寒浮,峰色纡青晚入楼。
    长忆清秋过上竺,归来明月满湖头。
  • 3
    [宋]
    编茅为屋住,结叶作衣裳。
    不试烧金诀,惟寻煮石方。
    洗瓢溪月冷,采药野云香。
    尝有仙家鹤,飞来绕石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