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石桥》

绀宇凌云接太和,萦回委曲过山阿。
灵峰散彩祥光满,实盏浮花景象多。
瀑布迅从双涧落,禅徒争向一梁过。
何当摆脱尘埃路,洗去人间万事磨。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寺庙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的神秘、幽静和脱俗的特点。 首联“绀宇凌云接太和,萦回委曲过山阿。”中,“绀宇”指的是寺庙的红墙绀瓦,诗人用“凌云”形容寺庙的高耸入云,仿佛与天上的太和(即天空)相连。而“萦回委曲”则描绘了山路曲折盘旋,从山脚蜿蜒到寺庙前的景象。这两句诗既表现了寺庙的高耸壮观,也描绘了山路的美妙曲折,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山景图。 颔联“灵峰散彩祥光满,实盏浮花景象多。”中,“灵峰散彩”描绘了寺庙周围的灵秀山峰散发出祥瑞的光芒,给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感觉。“实盏浮花”则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象,如同一盏盛满鲜花的实盏,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两句诗进一步展现了寺庙的神秘和美丽,使人对其产生了向往和敬畏之情。 颈联“瀑布迅从双涧落,禅徒争向一梁过。”中,诗人用“瀑布迅从双涧落”描绘了山间瀑布从两涧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给人一种激荡人心、震撼无比的感觉。“禅徒争向一梁过”则描绘了寺庙中的僧人为了修行,争相走过同一座桥梁的场景,表现出寺庙的清修氛围和僧人们的坚韧精神。 最后一句“何当摆脱尘埃路,洗去人间万事磨。”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摆脱尘世烦恼、追求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摆脱尘世的困扰和磨难,过上一种清净、自在的生活。这种追求自由、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的情感,也是这首诗所要传达的主要思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中寺庙的神秘、幽静和脱俗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内心的平静和安宁的向往。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创作背景
赵企的《题石桥》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的诗。创作背景可能包括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生琐事和尘世纷扰的厌倦。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对清静、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摆脱尘世纷扰、洗去人间烦恼的渴望。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结合赵企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上一首
《无题》
下一首
《絛》
相关诗词
  • 1
    [唐]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 2
    [唐]
    从来多是游山水,省泊禅舟月下涛。
    初过石桥年尚少,久辞天柱腊应高。
    青松带雪悬铜锡,白发如霜落铁刀。
    常恐画工援笔写,身长七尺有眉毫。
  • 3
    [清]
    天风肃肃衣裳飘,人声渐小滩声骄。
    知是天台古石桥。
    一龙独跨山之凹,高耸脊背横伸腰,其下嵌空走怒涛。
    涛水来从华顶遥,分为左右瀑两条,到此收束群流交。
    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
    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电非笙匏。
    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
    势急欲下石阻挠,回澜怒立猛欲跳。
    逢逢布鼓雷门敲,水犀军向皋兰鏖,三千组练挥银刀,四川崖壁齐动摇。
    伟哉铜殿造前朝,五百罗汉如相招。
    我本钱塘儿弄潮,到此使人意也消,心花怒开神理超。
    高枕龙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