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祝英台近·柳烟浓》

柳烟浓,花露重,合是醉时候。
楼倚花梢,长记小垂手。
谁教钗燕轻分,镜鸾慵舞,是孤负、几番春昼。
自别后。
闻道花底花前,多是两眉皱。
又说新来,比似旧时瘦。
须知两意长存,相逢终有。
莫谩被、春光僝僽。
作品赏析
这首词的题目是“春暮”,说的是春天的黄昏。全词以细腻工致的笔法,描写词人暮春时分的种种感触。 “柳烟浓,花露重,合是醉时候。”起笔三句,既点明了暮春时令,又为全词定下了凄清的基调。浓绿的柳烟,晶莹的花露,本来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现在它们却成了“醉时候”的背景。一个“醉”字,把词人的迷离朦胧的醉态以及此时的心绪,都刻画出来了。 “楼倚花梢,长记小垂手。”词人登楼,正好与伊人居于花前月下,这一场景曾是那样地令人难忘。词人似乎正沉浸在往昔的美好时光中。“小垂手”,是古时女子的一种微笑拱手的小动作。这里既是对伊人的形象进行描绘,同时这又是全词的剪幕,以之作为后面所写的主角的引出。 “谁教钗燕轻分,镜鸾慵舞。”也许是因为心绪不佳,他们不再对镜理妆,鬓角的钗儿和衣上的鸾鸟自也不再起舞弄影。“谁教”,是问语,仿佛有人在背后指使,他们分离是由外力强加于他们的。然而实际上他们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因为如此,下面的“辜负”两字,才如此贴切而沉痛。 “辜负”春昼。这个“负”字,包含了词人、伊人以及无数对恋人不堪重负的无限悲哀。从“小垂手”到“辜负”,中间经过了层层铺垫、步步蓄势。词的下片转入了写景和议论。“自别后,闻道花底花前,多是两眉皱。”这两句既是词人从眼前的别离说起,更进一步说明他们别后的情况:无论是分别之后还是重逢之前,他们在花前月下、花底花间相聚时总是眉头不展、满腹心事的样子。“又是两眉皱”,包含了无穷的幽怨意。这个“皱”字照应首句中的烟露,他们无论是醉醒梦觉都是在香消玉殒中度过,正是由浓而淡、由喜而忧的变化过程。结句说:“又说新来,比似旧时瘦。”既然是愁肠百结,那相见的后果必然是双方都瘦损了。不过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至于谁比谁瘦得更厉害一些,则就难以分辨了。而词人却有“两意”,也就是双方都愿意为对方牺牲一切的意思。“两意长存”,则词旨之所在也得到了概括。 最后两句说:“须知两意长存,相逢终有。”虽然这只是一个安慰之语,但其中也包含着信心和期待。只要双方都有此心意长存,那么他们终会相逢的。这是从正反两面说的:反面说即使暂时的分别和别后的愁苦也可以忍受;正面说他们之间感情是不会变心的。所以末句说得特别恳切、真挚。 这首词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先写春暮时景色的深沉淡雅,再写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怀念;然后写别后愁苦憔悴的面容;最后以“须知两意长存”作结,坚定乐观,有信心也有期待。在有限的篇幅中容纳了丰富的内容,它不仅写出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对当前孤凄处境的感受;而且还写出了对未来希望和信心的胚胎和种子,显示了词人艺术上的成功。
创作背景
《祝英台近·柳烟浓》是宋朝诗人王嵎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春景为背景,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创作背景可以从词的内容和风格来推断。在春季,大自然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可能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同时,词中的意象和情感也可能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和境遇。 至于王嵎个人的生活背景,由于历史资料有限,我们无法确切知道他创作这首词时的具体生活情况。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词作本身,感受他当时的情感状态和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 总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春季生机盎然的景象,以及作者当时的情感状态和心境。
相关诗词
  • 1
    [清]
    剪鲛绡,传燕语,黯黯碧草暮。
    愁望春归,春到更无绪。
    园林红紫千千,放教狼藉,休但怨、连番风雨。
    谢桥路,十载重约钿车,惊心旧游误。
    玉佩尘生,此恨奈何许!
    倚楼极目天涯,天涯尽处,算只有濛濛飞絮。
  • 2
    [宋]
    晓帘栊,晴院宇,空鸭冷水。
    翠被欺寒,娇困未忺起。
    厌厌两点眉峰,一痕酒晕,正人在、温柔乡里。
    甚情味。
    羞对钗燕筝鸿,胭脂暗弹泪。
    欲写吴笺,无处问双鲤。
    倩他轻薄杨花,与愁结伴,直吹到、那人根底。
  • 3
    [宋]
    竹间棋,池上字。
    风日共清美。
    谁道春深,湘绿涨沙觜。
    更添杨柳无情,恨烟颦雨,却不把、扁舟偷系。
    去千里。
    明日知几重山,后朝几重水。
    对酒相思、急似且留醉。
    奈何琴剑匆匆,而今心事,在月夜、杜鹃声里。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