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兵后过?亭山》

?亭西去远,一过一凄然。
雁宿芦中月,人归草际烟。
渔家多近水,戎垒半侵田。
尚喜余民在,停舟问昔年。
作品赏析
这首诗《?亭西去远,一过一凄然》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战争影响的诗,通过对亭子西边远去的景象、夜晚的芦苇、归家的人群、渔民和战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战争的痛心。 首联“?亭西去远,一过一凄然”,?亭是一个标志性地点,可能是一个军事或行政设施,对诗人来说具有特殊的记忆或情感。他经过?亭,向西边远去,景色逐渐荒凉,每次经过都感到凄凉。这种凄凉感可能源于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也可能源于对战争和变迁的感慨。 颔联“雁宿芦中月,人归草际烟”,诗人用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大雁在芦苇中寻找栖息地,人们在草地间归家,但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荒凉和战乱的影响。月光洒在芦苇上,草地上弥漫着烟雾,这些景象都带有凄凉和孤寂的氛围。 颈联“渔家多近水,戎垒半侵田”,诗人转向了对渔民和战场的描绘。近水的渔家可能是战争影响下的产物,而战场的痕迹则可能暗示着战争的频繁和残酷。这两句诗进一步强化了战争对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尾联“尚喜余民在,停舟问昔年”,尽管环境凄凉,但诗人仍然感到欣慰,因为还有百姓幸存下来。他停船,询问过去的事情,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战争影响,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战争的痛心。诗中的细节描绘和情感表达都非常出色,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心情和感受。
相关诗词
  • 1
    [宋]
    深阁帘垂绣。
    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
    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
    影厮伴、东奔西走。
    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著黄昏后。
    一点点,归杨柳。
    相看只有山如旧。
    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
    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
    趁未发、且尝村酒。
    醉探枵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
    翁不应,但摇手。
  • 2
    [明]
    秣陵风物近如何,兵后登临感慨多。
    云净石头秋嶂出,月明淮口莫潮过。
    离人暗滴青衫泪,商女空怀玉树歌。
    忽忆旧时骢马客,于今白发老山阿。
    ¤
  • 3
    [明]
    夔子当年国,明妃此夕村。
    温泉通海窟,石壁镇江门。
    野哭知谁氏,年饥守故原。
    啼乌声未歇,犹和断肠猿。
    ¤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