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闺中闻子规》

交疏日射房栊晓,碧树初闻子规鸟。
惊回残梦了无欢,惨切清愁破清悄。
独宿何曾下绣帷,宁劳劝我不如归。
莺花烂熳江南道,好向游人醉处啼。
作品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以及诗人的孤独寂寥之感,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首联“交疏日射房栊晓,碧树初闻子规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晨光透过稀疏的窗户照进房间,绿树之间开始传来子规鸟的叫声。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早晨的光影变化和鸟鸣,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交疏”形象地描绘出窗户的稀疏,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房栊晓”则传达出早晨的气氛,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初闻子规鸟”则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子规鸟是诗人故乡特有的鸟类,这样的描写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真挚动人。 颔联“惊回残梦了无欢,惨切清愁破清悄”,诗人从描述转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残梦惊醒,无心欢愉,只剩下凄切清凉的愁绪。这两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寂寥。 颈联“独宿何曾下绣帷,宁劳劝我不如归”,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的孤独和思归之情。诗人并未在绣帷中独宿,也未有人劝他不如归去,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尾联“莺花烂熳江南道,好向游人醉处啼”,诗人以希望和期盼的语气,描绘了江南道上莺花烂漫的景象,并希望这些鸟语花香能吸引游子归来。这里既有对故乡美好景色的想象,也有对游子归来的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诗人的情感,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动人的思乡之歌。
创作背景
《闺中闻子规》是一首描绘思妇心绪的诗,作者孙蕡通过子规鸟的叫声,表达了思妇对远方征人的思念之情。具体的创作背景并不清楚,可能与作者个人的生活经历或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有关。孙蕡生活在明代,那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争频发的时代,很多家庭因为战争而分离,因此,对思念之情的描绘也可能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映。
相关诗词
  • 1
    [唐]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
  • 2
    [唐]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 3
    [唐]
    其一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其二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
    子规一夜啼到明,美人独在空房宿。
    其三空赐罗衣不赐恩,一薰香后一销魂。
    虽然舞袖何曾舞,常对春风裛泪痕。
    其四不洗残妆凭绣床,也同女伴绣鸳鸯。
    回针刺到双飞处,忆著征夫泪数行。
    其五眼想心思梦里惊,无人知我此时情。
    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