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茶园》

岭根闻石吠,上到野人家。
山晚月有色,天寒梅未花。
蔬园依水石,茅屋带烟霞。
何物堪留客,烹茶成雪芽。
作品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岭根人家、茅屋、蔬园、石上茅屋、溪水、晚月等乡村常见景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幅优美宁静的乡村画卷。诗句不仅体现出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对乡村景色的赞美。 “岭根闻石吠,上到野人家。”开篇两句展现了诗人步行至山中深处,路过一处溪岭时,听到石缝中传出狗叫的声音,随即来到一处乡村人家。这里的“石吠”和“野人家”为读者开了乡村生活的序幕,也引出了下文对乡村景色的描绘。 “山晚月有色,天寒梅未花。”这两句描绘了乡村傍晚时分的景色:山间的晚月显得格外明亮,天气寒冷梅花尚未开放。这里不仅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隐含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感受:傍晚时分,天寒地冻,月色清亮,这别样的乡村景色让人流连忘返。 “蔬园依水石,茅屋带烟霞。”这两句写出了乡村的环境特色:蔬园依傍着溪水、石头,茅屋周围则是云霞和烟霭。这里的“依水石”、“带烟霞”等词句生动描绘了乡村的美丽自然环境。 最后两句,“何物堪留客,烹茶成雪芽。”写出了乡村留客之物:有什么可以招待客人呢?只有烹煮的茶芽,那是用山中清泉烹煮的雪白的芽茶,清醇甘美。这两句表现了乡村主人对客人的热情好客,同时也点出了诗歌的主题: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山水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在简洁明快的语言中,流露出诗人的心境和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在悠然的诗句中,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的喜悦和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
创作背景
《茶园》是宋朝诗人留元崇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能涉及留元崇对茶园景色和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受。具体的创作背景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因此,无法给出确切的创作背景。但是,可以想象一下,诗人在漫步茶园时,被茶园的美景和生活所吸引,产生了创作的灵感。同时,诗歌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如茶文化的盛行和人们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等。
相关诗词
  • 1
    [唐]
    喜入山林初息影,厌趋朝市久劳生。
    早年薄有烟霞志,岁晚深谙世俗情。
    已许虎溪云里卧,不争龙尾道前行。
    从兹耳界应清静,免见啾啾毁誉声。
    长松树下小溪头,班鹿胎巾白布裘。
    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
    云生涧户衣裳润,岚隐山厨火烛幽。
    最爱一泉新引得,清泠屈曲绕阶流。
    日高睡足犹慵起,小阁重衾不怕寒。
    遗爱寺钟欹枕听,香炉峰雪拨帘看。
    匡庐便是逃名地,司马仍为送老官。
    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何独在长安?
    宦途自
  • 2
    [唐]
    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
    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
    有松数十株,有竹千馀竿。
    松张翠伞盖,竹倚青琅玕. 其下无人居,悠哉多岁年。
    有时聚猿鸟,终日空风烟。
    时有沉冥子,姓白字乐天。
    平生无所好,见此心依然。
    如获终老地,忽乎不知还。
    架岩结茅宇,斫壑开茶园。
    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
    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
    左手携一壶,右手挈五弦。
    傲然意自足,箕踞于
  • 3
    [明]
    细水吹烟送客舟,离情恰似水东流。
    此时对酒难为乐,何处寻春可纵游。
    去雨来云天渺渺,轻蜂乱蝶日悠悠。
    绝怜短发无聊赖,一夜如丝白满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