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渡兴乐江望祝融》

今日溪云迷小槎,层层锦浪映晴霞。
须臾直至前村去,遥望群峰真可夸。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明快的节奏,表达了作者在雨后乘舟游玩的愉悦心情。 首句“今日溪云迷小槎”,溪云指的是在小槎(一种形状像胡床上面的长木梯或藤蔓的承露盘)上游弋的云,将天上的云比喻为溪边架设的小木筏。诗人借助动态的描写,使人感觉到云的飘忽无定。小槎之上迷蒙的云雾,溪边群峰的倒影映衬着白云,显得格外幽深缥缈。 “层层锦浪映晴霞”一句,诗人将水波比作锦浪,既显得水色灿烂,又表现了波浪的层次,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而“锦”字更给人一种华美艳丽的感觉,进一步描绘出小槎上云雾的美丽。晴霞,指清晨日出时的霞光。这句诗将霞光与水波相互辉映的景色刻画得淋漓尽致。 “须臾直至前村去”一句,诗人进一步写溪流的深远和前村的高远,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须臾”二字,表现了时间上的快速流逝,而“直至”则表现了空间的广阔无垠,二者结合,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动态的画面。 最后一句“遥望群峰真可夸”是诗人由舟中遥望天边群峰的感受,夸,夸赞也,诗人夸赞前村的村居和远处的群峰。这一句与前几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前几句都是对景色的描绘,这一句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语言明快,节奏感强,通过对溪云、水波、远山的描绘,表现了雨后游玩的愉悦心情。同时,诗人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描绘的景色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渡兴乐江望祝融》是宋代的林用中所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的历史事件有关。这一年,金兵大举南侵,洛阳、汴京等地均遭受战争破坏。随后,汴京沦陷,林用中携带家人南逃,先到达淮海地区,然后渡江至金陵。再由金陵沿江而上,到达江西。之后,他又从江西南下广东,避难于南雄(今广东南雄县)。这首诗是他在金兵南侵后的感时抒愤之作,具体写作年月虽不可考,但大概作于他避难江南,舟行长江之时。在诗中,林用中借古讽今,抒发了一腔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相关诗词
  • 1
    [宋]
    自顾卑栖翼。
    似沧洲、白鸟悠悠,静依拳石。
    聊寄一梯云木表,俯视霁虹千尺。
    乐江上、山间声色。
    镜样清流环样绕,笑赐湖、一曲夸唐敕。
    尘外趣,有谁识。
    飞来妙墨痕犹湿。
    走盘珠流出,不火食人胸膈。
    三叹阳春知和寡,但觉光生虚室。
    何处觅、倚歌箫客。
    他日玉林来得否,待平分、风月供吟笔。
    添一友,共闲逸。
  • 2
    [宋]
    当年随意乐江天,句句新诗尽可传。
    事业文章两俱美,先生兼比二公贤。
  • 3
    [明]
    朱楼绀宇郁相参,倒影斜飞堕碧潭。
    落日画船摇曳处,土风还自乐江南。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