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落帽台边菊半黄》,它是一首描绘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望远,感慨万千的诗。通过对落帽台菊花半黄的描绘,以及与桓宣武的会面,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和对帝乡的思念。 首句“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直接描绘了重阳节时的景象。落帽台是重阳节登高的地方,菊花半黄,意味着秋意已浓,时光流转。诗人以景起兴,表达了重阳节的悲凉感。行人惆怅对重阳,这里的“行人”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指所有在外游子,他们面对秋天的来临,心中充满了惆怅和思乡之情。 第二句“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则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帝乡的向往。诗人见到桓宣武在荆州,可能是在寻求机会或是为了事业发展,而这个机会也可能与帝乡有关。但是这个机会的到来,却是在悲秋的季节,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帝乡在这里象征着诗人理想的所在,但同时也代表着故乡。 整首诗以秋景起兴,通过描绘重阳节登高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和对帝乡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追求,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诗词
  • 1
    [宋]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
    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
    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 2
    [宋]
    凤额绣帘高卷,兽环朱户频摇。
    两竿红日上花棚。
    春睡厌厌难觉。
    好梦狂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
    不成雨暮与云朝。
    又是韶光过了。
  • 3
    [宋]
    寒透珠帘怯晓霜。
    灰飞缇室验回阳。
    坐看红日上修廊。
    泉泻龙头深泛酒,烟凝象口暖吹香。
    及时歌舞意何长。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