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虞美人》

生犀百万环帐立,漏声未残楚声急。
拔山男子心转柔,夜倚芙蓉秋露泣。
帐中别酒苦如荼,不是婵娟割覇图。
鄛人愤死愁云气,吕氏田头见老夫。
汉宫三万六千日,得意蛾眉亦陈迹。
至今一曲唱虞姬,恨草摇摇向春碧。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情感和历史反思。诗人通过描绘和反思历史事件,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生犀百万环帐立,漏声未残楚声急”,描绘了豪华的场面和声音的激昂。百万生犀环绕帐幕,象征着权力和财富;漏声渐弱,楚声激昂,暗示了某种不寻常的紧张和动荡。 “拔山男子心转柔,夜倚芙蓉秋露泣”,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男子柔情的一面。男子在夜晚倚着芙蓉,秋露中哭泣,这暗示着某种深深的悲伤或痛苦。 “帐中别酒苦如荼,不是婵娟割覇图”,这里的“别酒苦如荼”象征着离别的痛苦和无奈,而“不是婵娟割霸图”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割舍和失落。 “鄛人愤死愁云气,吕氏田头见老夫”,诗人借用了历史事件来表达对历史的反思。鄛人愤怒而死,如同愁云密布;吕氏田头的老夫,则暗示了权力的腐败和历史的变迁。 “汉宫三万六千日,得意蛾眉亦陈迹”,诗人借汉宫的繁华与落寞,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得意时的蛾眉也成了过眼云烟。 “至今一曲唱虞姬,恨草摇摇向春碧”,最后两句点明了主题,通过对虞姬的悲歌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的悲愤和遗憾,以及“恨草摇摇向春碧”的感慨,即对那些遗恨和不满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豪华场面、历史事件和人物情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历史遗恨的反思。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创作背景
方翥的《虞美人》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宋徽宗宣和年间的政治环境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在这个时期,宋朝政局动荡,国家面临着外敌入侵和内乱频发的困境。方翥作为一位官员,可能亲身经历了这些事件,并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苦难有着深刻的感受。 此外,方翥的个人生活也可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他可能在宣和初年经历了某些事情,或者在与同僚宴集时触景生情,产生了创作灵感。 总之,方翥的《虞美人》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下创作出来的,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人民苦难的关注和思考。
相关诗词
  • 1
    [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2
    [唐]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 3
    [宋]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
    不道春难管。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