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画松》

涧底阴森验笔精,笔闲开展觉神清。
曾当月照还无影,若许风吹合有声。
枝偃只应玄鹤识,根深且与茯苓生。
天台道士频来见,说似株株倚赤城。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山涧边的一棵神奇的古树,以及它所蕴含的神秘力量。 首句“涧底阴森验笔精”,诗人以“涧底”为背景,描绘出古树所处的环境,给人一种幽深、神秘的感觉。而“笔精”则暗示了古树的重要性,它可能是一棵具有灵性的古树,具有某种神奇的力量。 “笔闲开展觉神清”一句,诗人用笔闲开展来形容古树的枝叶,给人一种清新、舒展的感觉。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古树的赞美,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曾当月照还无影,若许风吹合有声”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古树的特点,它曾在月光下照耀,却没有影子;在风中摇曳,似乎发出声响。这进一步表达了古树的神秘和神奇之处。 “枝偃只应玄鹤识,根深且与茯苓生”两句,诗人以茯苓为引,表达了古树根深叶茂的特点,也暗示了它与玄鹤的亲密关系。这进一步展示了古树的神奇和生命力。 最后,“天台道士频来见,说似株株倚赤城。”诗人以天台道士为引,表达了古树与天台山的紧密联系,也暗示了古树的重要性和神秘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棵神奇、神秘、生命力旺盛的古树。它不仅具有自然之美,还蕴含着深厚的生命力和神秘力量。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相关诗词
  • 1
    [唐]
    云湿烟封不可窥,画时唯有鬼神知。
    几回逢著天台客,认得岩西最老枝。
  • 2
    [明]
    道人近住支公古松下,梦与支公臂常把。
    所谈惟有《秋水篇》,所见即是当年马。
    将醒未醒闻马嘶,枕席才离眼复迷。
    来参法席谈奇梦,影乱朝霞众已齐。
    天花几散莲花顶,师即支公师未省。
    丹青老手乏神通,难画松间梦时景。
    日暮辞归乏筍舆,松花满脚路忘迂。
    负来斗粟施香积,此是贫家明月珠。
  • 3
    [唐]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