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雨花台》

不谭仁义只谭空,一着参差在个中。
台上缤纷花正雨,城边一阵已西风。
君王自有君王业,何事区区翻贝叶。
雨花名台非识奇,要使后人知覆辙。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政治批评意味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以台上花雨和城边西风的自然景象为比喻,对君王的统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批评。 首句“不谭仁义只谭空,一着参差在个中”表明诗人对于只谈空泛理论而不实践仁义的做法持批评态度,认为真正的关键在于实践中的“一着参差”。 接下来,“台上缤纷花正雨,城边一阵已西风”两句,诗人巧妙地借用自然景象来暗示社会的风云变幻和统治者的不稳定。台上的花雨象征表面的繁荣和华丽,而城边的西风则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危机和挑战。 然后,“君王自有君王业,何事区区翻贝叶”两句,诗人直接对君王的统治提出了质疑,认为君王应该专注于自己的王业,而不是沉迷于翻阅佛经等琐事。 最后,“雨花名台非识奇,要使后人知覆辙”两句,诗人再次强调,君王应该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而不是只关注表面的雨花名台等繁华景象。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犀利,既有对君王的委婉批评,也有对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雨花台》是明朝诗人魏禧的诗作,而非宋朝诗人张汤的作品**。此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明朝灭亡二十年后的1663年(康熙二年),魏禧作为一位长期隐居故乡的明朝遗民,四十岁时来到旧京南京,登上雨花台,感慨万千,因此写下了这首七律。在诗中,他表达了对于亡国的哀痛和对于人生坎坷的感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集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准确信息。
下一首
《歌》
相关诗词
  • 1
    [清]
    据阜高台俯井闾,讲经因以得名诸?
    维摩已是为糟粕,梁武真成拾唾余。
  • 2
    [清]
    秋山无树故崚嶒,几度支筇未忍登。
    荒路行愁逢牧马,旧交老渐变高僧。
    钟楼自吼南朝寺,佛塔还燃半夜灯。
    莫向雨花台北望,寒云黯淡是钟陵。
  • 3
    [明]
    落叶山中寺,秋风江上台。
    凤城双阙迥,牛渚片帆来。
    繁吹暮仍急,清樽醉复开。
    东篱菊尚晚,留取尽余杯。
张汤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