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蕃客来曾识,衣冠上国风。 承恩趋北阙,罢直出南宫。 导驾炉烟里,催班漏点中。 时清多奏颂,还向阁门通。 |
| 这是一首描绘了蕃客(即外国人)在唐朝宫廷中的生活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蕃客来曾识,衣冠上国风”中,诗人以蕃客的视角,描绘了唐朝的繁荣景象和礼仪之邦的风范。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蕃客对唐朝的敬仰,也展示了唐朝的开放和包容。 “承恩趋北阙,罢直出南宫”两句诗描绘了蕃客在唐朝宫廷中的生活状态。他们因受到皇帝的恩宠而来到京城,享受着尊荣和荣耀。他们不仅在宫廷中受到礼遇,而且有机会参与朝政,体现了唐朝的开明政治。 “导驾炉烟里,催班漏点中”两句诗描绘了蕃客在宫廷中的活动场景。他们在皇帝的引导下,参加了盛大的仪式,感受到了唐朝的礼仪和庄重。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时间的紧迫,因为时刻准备着朝见皇帝。 最后两句“时清多奏颂,还向阁门通”描绘了蕃客在唐朝的生活前景。由于唐朝政治清明,蕃客有很多机会为朝廷献上颂词,表达对皇帝的敬意和忠诚。他们的贡献得到了认可,也得到了更多的机会在宫廷中活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蕃客在唐朝宫廷中的生活,展现了唐朝的开放、包容、政治清明和礼仪之邦的风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唐朝繁荣景象和开明政治的赞美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