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声黄与宋,书去望书还。 别后交情在,年来世路艰。 吾思蹈东海,君合隐西山。 诗卷勤收拾,留名天地间。 | 
| 江湖归亦好,朋友恨相疏。 倏作三年别,才通一纸书。 诗盟谁是主,世道正愁予。 若见王都督,烦君问起居。 | 
| 季子让社稷,又能听国风。 宁知千载后,蘋藻冷祠宫。 | 
| 只是寻常操,传来便不同。 初疑声已心,旋觉曲方中。 清碎如章草,和平似国风。 自从今夕听,吾耳一生聋。 | 
| 看月过天中,贪幽臭味同。 竹光延野碧,灯影染窗红。 听客谈时务,呼儿诵国风。 还思浮世事,到底是匆匆。 | 
| 屈原离骚芳草遍,召南治世梅先见。 皎如佩玉上清来,不敢班渠国风变。 | 
| 时事纷纷一笑中,卧看墙外石榴红。 谁怜楚客当年意,与把离骚继国风。 | 
| 声采当年陆士龙,为官古雅少人同。 柱天勋业须君了,更用文篇续国风。 | 
| 紫罗抹额绣腰裙,倾国风流宛胜秦。 玉笛插藏人不见,夜深吹起凤楼春。 | 
| 圣贤自牧极卑谦,后学才高胆力兼。 悔赋不妨排贾谊,谤诗遂至劾陶潜。 取人最忌规模狭,绝物常因议论严。 君看国风三百首,小夫贱隶采何嫌。 | 
| 口头截断不须工,谁信春秋是国风。 笔下均调成一气,东屯唤起杜陵翁。 | 
| 鱼寻细脉上轻澌,鸟趁微和哢好枝。 多病强倾春日酒,苦吟还接暮冬诗。 江南信息梅应蕊,京国风流柳未丝。 最有佳人随节序,钗头彩胜竞垂垂。 | 
| 彤庭秋晚宴,和气与春同。 寿酒千钟绿,宫化万叠红。 金羁鸾仗底,赤舄玉阶中。 归路闻人语,关雎诵国风。 | 
| 荆国风流远,幽闺女教循。 鴒原惊逝水,鹤发倍沾巾。 厚夜招香魂,英词列翠珉。 只愁书字拙,贻笑卫夫人。 | 
| 宫花压鬓坠乌云,倾国风流宛胜秦。 玉笛插藏人不见,夜深吹起凤楼春。 | 
| 无奈国风怨,荠荼论苦甘。 王孙旧肥羜,汤饼亦多惭。 | 
| 伊皋垂训皆王度,周召陈诗尽国风。 非独立言方不朽,相君功德已无穷。 | 
| 国风惆怅黍离离,只有周郎五字诗。 得见大巫今索矣,可怜小子孰裁之。 心如废井凭谁汲,语到修门未可期。 此别更须留好句,梅花窗外见相思。 | 
| 水国风高木叶霜,满舟山色入荒凉。 小孤残照收江左,大别寒烟锁汉阳。 新饭软炊菰米白,浊醪香泛菊花黄。 故乡千里空回首,云树茫茫鬓发苍。 | 
| 跌荡四千首,流行宇宙间。 国风几曾熄,圣笔不能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