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初至郡讲禊饮於江上夜归赋此》

身坠千峰不自知,尚修故事水之麋。
真居峻岭崇山下,又过绿阴青子时。
幻出流觞共顷刻,款留归棹展娱嬉。
史君澹泊随民乐,先赋丰年一首诗。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象和人生哲理的诗。诗人以身坠千峰,不自知其高,比喻人生的无常和不自知,而尚修故事水之麋,则表达了对过去故事的怀念和留恋。真居峻岭崇山下,又过绿阴青子时,则是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描绘,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起伏和变迁。幻出流觞共顷刻,款留归棹展娱嬉,则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珍贵,以及享受当下、留连光阴的思想。最后的史君澹泊随民乐,先赋丰年一首诗,则表现了诗人与民同乐、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以及对丰收之年的赞美和祈愿。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优美,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冯伯规的《初至郡讲禊饮於江上夜归赋此》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社会环境和他个人的经历有关。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和学者们经常在江畔举行讲禊饮酒的活动,以诗文会友,抒发情感。冯伯规作为宋代的文人,也参与了这样的活动。在某个春天,他初至一郡,参加了江上的讲禊饮宴,夜晚归来后,便创作了这首诗。 讲禊,古代于春秋两季,有至水滨举行祭礼的习俗,称为修禊。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 永和 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於 会稽 山阴 之 兰亭 ,修禊事也。” 宋 高承 《事物纪原·礼祭郊祀·修禊》:“《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以祓除疾病。 禊,数也,三月上巳日之水上有祈祥除凶之祭神,洁濯万物,驱除不祥也。” 清 魏源 《岱麓诸谷诗·岱谷陪尾山源》:“修禊事已远,古俗难重寻。” 总之,冯伯规的《初至郡讲禊饮於江上夜归赋此》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创作的,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
相关诗词
  • 1
    [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2
    [唐]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 3
    [唐]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