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智舟三藏》

壮岁心难伏,师心伏岂难。
寻常独在院,行坐不离坛。
岳雪当禅暝,松声入咒寒。
更因文字外,多把史书看。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韵味的诗,展示了一个壮年人在修行过程中的坚毅、专注和勤奋。 首句“壮岁心难伏,师心伏岂难”描绘了人生壮年时期的内心状态。在这个时期,人的心性往往难以平静,充满了纷扰和挑战。然而,诗人通过“师心伏岂难”表达出对修行者能够降伏内心的信心,展现了修行的决心和毅力。 颔联“寻常独在院,行坐不离坛”进一步描绘了修行者的日常状态。无论是在院内行走还是打坐,修行者都专心致志,不离修行的坛城。这种专注和坚持的精神,是修行者能够达到“心伏”境界的关键因素。 颈联“岳雪当禅暝,松声入咒寒”则通过自然景象来映衬修行者的内心状态。高耸入云的山岳和皑皑白雪,象征着修行者面临的艰难困苦,而松树的呼啸声则犹如咒语一般,让人感到寒冷而又清醒。这些景象与修行者的内心状态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味。 尾联“更因文字外,多把史书看”则表现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不仅注重内心的修炼,还注重对外在知识的积累。通过阅读史书,修行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生和社会的变迁,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修行方向。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壮年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的坚韧、专注和勤奋,让人感受到修行的艰辛和美好。
创作背景
《赠智舟三藏》是唐朝诗人怀浦赠给日本僧人智舟的一首诗。智舟三藏是一位学问深厚的佛教学者,他曾到唐朝留学,与中国的文人学者有着广泛的交往。怀浦与智舟三藏交往密切,对他的学识和人品深感敬仰,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朝时期的文化交流有关。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也是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许多外国学者、僧侣来到中国学习,他们将中国的文化、艺术、科技带回本国,也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影响。怀浦的这首诗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也表达了对智舟三藏这样一位外国友人的赞誉和送别之情。 以上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网站。
相关诗词
  • 1
    [宋]
    他心三藏太颟顸,猢孙观了看划船。
    对面国师寻不见,只为从来被眼谩。
  • 2
    [宋]
    兄弟八个一个痴,其中一个最跷蹊。
    五个向外能经纪,止留一个看家计。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景为风。
    爱口特种根身立,去后先来作主翁。
    不动地边方舍藏,金刚道后毕然空。
    大圆镜智成无漏,普照十方尘刹中。
  • 3
    [宋]
    琵琶拨尽昭君泣,芦叶吹残蔡琰啼。
    归见林逋烦说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