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春日田园杂兴十首》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遣兴时。
行傍山翁驱犊父,坐以炮妪试鹅儿。
看秧时测水深浅,行菜闲占春早迟。
白日渐长消不去,春来非是爱吟诗。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以田园生活为主题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田园景象,表达了对乡土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联“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遣兴时”,点明了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主题。诗人并非为了吟诗而来到田园,而是在欣赏田园美景时,诗兴油然而生。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的创作理念,也展现了田园生活对诗人的吸引力。 颔联“行傍山翁驱犊父,坐以炮妪试鹅儿”,生动地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场景。诗人在行走中遇到了山翁驱赶牛犊,又看到了炮制鹅儿的老妇。这些生动的画面使得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乡土生活的气息。 颈联“看秧时测水深浅,行菜闲占春早迟”,进一步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细节。诗人观察农民在插秧时测量水的深浅,又看到他们在行走中闲暇地谈论春天的早晚。这些描绘既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细致观察,也展示了他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意。 尾联“白日渐长消不去,春来非是爱吟诗”,呼应了首联,再次强调了诗歌源于田园生活的创作理念。随着白日渐长,诗人无法消去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这也使得他并非仅仅因为爱吟诗而来到田园。 整首诗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流畅生动的描绘,展示了春天田园生活的美好和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真挚感受,诗人成功地传达出了对乡土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春日田园杂兴十首》是宋代诗人陈舜道创作的一组田园诗。这组诗描写了春天田园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创作背景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测: 1. 社会环境: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这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宋代的田园诗也比较发达,这与陈舜道的创作有着一定的联系。 2. 个人经历:陈舜道本人可能有过在农村生活或游历的经历,对田园风光和农民生活有深入的了解和感受,因此产生了创作这组田园诗的想法。 3. 文学传统:田园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陈舜道可能受到了前代田园诗人的影响,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文学传统。 综上所述,陈舜道的《春日田园杂兴十首》是在一定的社会、个人和文学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田园景色和农民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