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观绳伎》

泰陵遗乐何最珍,彩绳冉冉天仙人。
广场寒食风日好,百夫伐鼓锦臂新。
银画青绡抹云发,高处绮罗香更切。
重肩接立三四层,著屐背行仍应节。
两边丸剑渐相迎,侧身交步何轻盈。
闪然欲落却收得,万人肉上寒毛生。
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挂纤腰学垂柳。
下来一一芙蓉姿,粉薄钿稀态转奇。
坐中还有沾巾者,曾见先皇初教时。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宫廷乐舞的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舞者们优美的舞姿和精湛的技艺。 首句“泰陵遗乐何最珍”点明了这是描写泰陵宫廷的乐舞,“彩绳冉冉天仙人”则形象地描绘了舞者们身着彩衣,如天仙般的姿态。接着,“广场寒食风日好,百夫伐鼓锦臂新”描绘了表演的场景和气氛,广场上风和日丽,鼓声震天,舞者们的锦臂鲜艳夺目。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舞者们的表演,他们用身体语言表现出各种危机险势,舞姿轻盈、优美,如同倒挂的垂柳。他们的表演让人惊叹,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诗中还描写了观众的反应,有人被舞者们的表演所感动,泪流满面。最后一句“曾见先皇初教时”则表明这是传统的宫廷乐舞,传承自先皇时代。 整首诗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宫廷乐舞的魅力和神秘感,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创作背景
《观绳伎》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娱乐文化和社会风气有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文化艺术和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绳伎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杂技表演,类似于现在的走钢丝,具有相当高的技巧性和观赏性。刘言史观看了这样的表演后,深受启发,于是创作了这首《观绳伎》。 此外,这首诗也可能与刘言史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他通过描绘绳伎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和英勇气势,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诗歌中也可能蕴含着对时代精神的赞美和对英勇拼搏精神的颂扬。 总之,《观绳伎》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唐代的娱乐文化、社会风气以及刘言史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相关诗词
  • 1
    [宋]
    夤缘心,和合相,傀儡棚头呈伎俩。
    打破画屏归去来,家山田地还清旷。
    扫断情尘,沥乾识浪,虚明游践兮风月一壶,梦冷转身兮雪云万丈。
  • 2
    [元]
    自悔闲人合住山,人间驱使不能闲。
    交朋力拥推离位,鼓板声催弄上竿。
    无伎俩,转身难。
    大家取笑有何安。
    好心用处翻成恶,暖气呵人变作
  • 3
    [唐]
    长裙锦带还留客,广额青娥亦效颦。
    共惜不成金谷妓,虚令看杀玉车人。
    第一百五十七卷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