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三首》

绿池寒竹绕书斋,鼓箧横经任往回。
积善原从千里应,表门恩自九天来。
文章卷里蟾枝秀,礼义乡中棣萼开。
记得浮云深处景,岩深应长栋梁材。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书香气的诗,给人一种清雅、高尚的感觉。诗人以书斋为中心,描绘了周围的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对积善、学问和礼仪的重视,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栋梁之材的期望。 首联“绿池寒竹绕书斋,鼓箧横经任往回”,描绘了书斋周围的清幽环境,绿池、寒竹环绕,使人感到清新雅致。同时,“鼓箧横经”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学问渊博和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 颔联“积善原从千里应,表门恩自九天来”,强调了积善的重要性,认为善行会得到远方的回应和天恩赐福。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道德伦理的重视。 颈联“文章卷里蟾枝秀,礼义乡中棣萼开”,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学问渊博和礼仪之美。诗人以“蟾枝秀”形容文章之美,以“棣萼开”形容礼仪之盛,表达了对文化、礼仪的推崇。 尾联“记得浮云深处景,岩深应长栋梁材”,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他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积累,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整首诗意境高远,文笔优美,展现了诗人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积善、学问和礼仪等美好品质的赞扬和倡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创作背景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三首》是宋朝诗人李虚己创作的一组诗,这三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胡氏华林书院有关。胡氏华林书院是宋代著名的书院之一,为胡氏家族所创办,以教育家族子弟和推广儒学文化为宗旨。李虚己在游览华林书院时,感受到书院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胡氏家族的教育精神,因此创作了这三首诗,表达了对书院和家族的赞美之情。 在第一首诗中,诗人描绘了书院的清幽雅致和家族子弟勤奋向学的场景;第二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书院创始人胡安国的敬仰之情;第三首诗则强调了华林书院的教育宗旨和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三首》的创作背景与胡氏华林书院和胡氏家族的文化传承有关,是李虚己在感受书院文化氛围和家族教育精神后,创作的一组赞美诗。
相关诗词
  • 1
    [宋]
    徐孺亭边水石连,高名频见野僧传。
    箧中书满思安世,楼上诗成忆仲宣。
    已说烂何忘意远,定知焦尾用心专。
    寒溪乘兴云迎棹,秋夜娱宾月照筵。
    曲槛静宜开木笔,短墙幽称聚苔钱。
    廷评官小无余俸,致仕身闲得尽眠。
    梅少也须饶越岳,竹多宁肯让湘川。
    樽前白玉杯常在,腰底黄金带未悬。
    清露暖空滋菊圃,紫云垂荫养芝田。
    仍闻旌表门闾后,朝士褒称过百篇。
  • 2
    [宋]
    岑楼高架郁嵯峨,几度凭栏发浩歌。
    春树鸟声当户巧,夕阳山色卷帘多。
    花凝玉勒含烟露,酒泛金樽醉绮罗。
    自是梁园知好客,不妨车马日相过。
  • 3
    [宋]
    家隐西山下,华林地绝尘。
    门旌千古义,学聚四方人。
    道致清云富,名随白日新。
    他年应许我,猿鹤一相亲。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