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和内翰杨大年见寄》

鳌冠三峰碧海宽,云谣初下霭之兰。
采珠宫里骊龙睡,织锦机中彩凤盘。
药砌苍苔钱作点,粉墙脩竹玉为竿。
闲从庄婕亲凫舄,曾得安期九转丹。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仙气和优美景色的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瑰丽奇幻的世界。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美丽的意象。 首联“鳌冠三峰碧海宽,云谣初下霭之兰。”描绘了壮丽的海景和广阔的天空。"鳌冠三峰"形象地描绘出山峰的雄壮和神态,"碧海宽"则展现了浩瀚无垠的海洋。而“云谣初下霭之兰”则传达出云端的美妙歌声和幽兰的霭霭香气,营造出一种优美神秘的气氛。 颔联“采珠宫里骊龙睡,织锦机中彩凤盘。”则以珍珠和彩凤为元素,描绘了宫殿的华丽和神奇。采珠宫中的骊龙沉睡,织锦机上的彩凤盘旋,形象生动,充满了浓郁的仙气和神秘色彩。 颈联“药砌苍苔钱作点,粉墙脩竹玉为竿。”则巧妙地以药草、苍苔、粉墙和修竹为元素,细腻地描绘了环境的静谧和雅致。这一联的对仗工整,意象鲜明,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享受。 尾联“闲从庄婕亲凫舄,曾得安期九转丹。”则通过庄婕和凫舄、安期九转丹的元素,展现了诗人与仙人的亲近和向往。这一联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也深化了整首诗的主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浓郁的仙气,描绘了一个瑰丽奇幻的世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仙境的向往。
创作背景
《次韵和内翰杨大年见寄》是宋朝诗人李虚己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人际交往:诗题中的“次韵和内翰杨大年见寄”表明这是一首和诗,也就是李虚己为了回应杨大年的寄诗而创作的。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之一就是李虚己与杨大年之间的人际交往。 2. 社会环境: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创作非常盛行。诗人之间常常通过诗词来交流情感、表达思想。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离不开当时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到作者的人际交往和文化背景。通过对诗歌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作者与杨大年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以及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