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桧托禅子,携家上赤城。 拂琴天籁寂,欹枕海涛生。 云白寒峰晚,鸟歌春谷晴。 又闻求桂楫,载月十洲行。 |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感。整体而言,诗歌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生活画卷,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外界自然的热爱。 首联“移桧托禅子,携家上赤城”,以移植桧树为引子,携家带口登上赤城山,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这一联的描绘,不仅呈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也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颔联“拂琴天籁寂,欹枕海涛生”,通过对琴声和海浪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拂琴之时,天籁之音寂静无声,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欹枕之后,海涛之声随之而生,如同大海在耳边低语。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深敬仰。 颈联“云白寒峰晚,鸟歌春谷晴”,通过对晚云、寒峰和春谷、鸟歌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生机。晚云缭绕在寒峰之上,显得格外的洁白;春谷中鸟儿歌唱,晴空万里。这两句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赞美。 尾联“又闻求桂楫,载月十洲行”,以求桂之楫和载月之舟作为结尾,表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求桂楫,载月行,如同古人对月亮的憧憬和探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知的追求。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知的追求。诗歌的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