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寺古桧》

何人见植初,老对梵王居。
山鬼暗栖托,樵夫难破除。
声高秋汉迥,影倒月潭虚。
尽日无僧绕,清风长有余。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寺古松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松树的形态、生长环境和其独特的韵味。诗人以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技巧,勾勒出一幅寂静、幽深的山寺松景图。 首联“何人见植初,老对梵王居”以问句开头,引人深思,让人对古松的来历产生好奇。同时,“老对梵王居”说明了这棵松树已经长久地生长在佛寺之旁,与梵王(佛教中的大梵天王)相对,营造了一种庄重、神圣的氛围。 颔联“山鬼暗栖托,樵夫难破除”中,诗人借助“山鬼”和“樵夫”的形象,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生长环境。这里,“山鬼暗栖托”描绘了松树生长在幽暗的山林之中,“樵夫难破除”则展现了松树坚韧不屈的生命力,不易被砍伐。 颈联“声高秋汉迥,影倒月潭虚”则从声音和影像两个角度,以秋天的天空和月下的水潭为背景,描绘了松树的高大和影子倒映在水潭中的景象。“声高”和“影倒”两个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松树的巍峨和优美。 尾联“尽日无僧绕,清风长有余”中,诗人描述了尽管整日没有僧人围绕,但清风常在,使得松树更加显得清雅悠扬。这一联既展现了松树在寂静中的坚韧和优雅,也表达了诗人对松树深深的敬仰和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创作背景
《题寺古桧》是宋朝诗人廖融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一棵古老的桧树有关,这棵桧树可能位于一个寺庙或古老的场所。诗人被这棵古老的树所吸引,对其进行了观察和描述,从而产生了这首诗。 在古代,桧树被视为吉祥、长寿的象征,常常被种植在寺庙、宫殿等重要的地方。因此,这棵古桧很可能在当时被视为一种神圣的存在,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此外,诗人廖融本人也可能具有对自然、历史和宗教的敏锐观察和感受,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古桧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以上是根据诗歌内容和常见创作背景进行的推测,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更多的历史文献和资料来确认。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