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月泉纪游》

小春霜琮晓,閒访古招提。
何岁斋鱼废,初弦顾兔迷。
先民堂上像,寓客柱间题。
僧户蜂分小,山形虎穴低,松青江庙北,竹老野桥西。
亲汲卿煎茗,深登信杖藜。
琴师年九址,相见手重携。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古寺风光和人情,表达访寺感受的诗。首先,从整体上看,诗人通过对古寺周围的环境、建筑、人物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古朴、庄重的氛围。 接下来,具体分析一下诗句。首句“小春霜琮晓,閒访古招提。”描绘了清晨霜降的景象,同时点明了拜访古寺的时间。“何岁斋鱼废,初弦顾兔迷。”这两句表达了古寺的宁静和庄重,也展现出诗人对古老传统的怀念。 “先民堂上像,寓客柱间题。”通过对古寺内部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古寺庄重、神圣的氛围。“僧户蜂分小,山形虎穴低。”这两句则表现了古寺周围的自然环境。 “松青江庙北,竹老野桥西。”这两句以松竹等自然元素,进一步描绘了古寺的幽静和雅致。“亲汲卿煎茗,深登信杖藜。”则表现了诗人与僧人亲密无间的交往。 最后的“琴师年九址,相见手重携。”则以一位年长的琴师的形象,表现了古寺文化的传承和厚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寺风光和人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对传统文化、自然和人文的敬畏和热爱。
创作背景
《月泉纪游》是宋朝文人张蕴所作的一篇游记散文。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自然景观的吸引:作者可能被月泉的自然美景所吸引,深感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因此产生了创作的冲动。月泉的景色、气氛和环境可能为作者提供了创作的灵感。 2. 人文情感的触发:作者在游览月泉时,可能与友人或亲人一同前行,或者在游览过程中产生了某种人生感悟或情感波动。这些人文情感因素可能为作品增添了丰富的内涵。 3. 社会背景的映射:作品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状况或者作者对社会的某种态度。例如,作者可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或者通过叙述游览过程来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综上所述,《月泉纪游》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自然景观的吸引、人文情感的触发以及社会背景的映射等多方面因素。
相关诗词
  • 1
    [宋]
    二月泉南驿骑回,乱离怀抱为君开。
    双凫暂假王乔力,百里空淹蒋琬才。
    省幙薇阴遮案静,溪船山色入楼来。
    应知别后遥相忆,清夜吹箫月满台。
  • 2
    [唐]
    二十二三年,游秦复滞燕。
    徒陪群彦后,自苦此生前。
    径折啼猿树,岩荒喷月泉。
    东堂曾受荐,垂白志犹坚。
    淅淅复栖栖,人间只自迷。
    终年愁远道,到老去何蹊。
    始见红叶落,又闻黄鸟啼。
    不因趋大旆,谁肯暂提携。
    童蒙即苦辛,未识杏园春。
    谩倚无为日,还成不偶人。
    乡程长恨远,旅梦亦愁贫。
    天地虽云广,殊难寄此身。
    春闱久已滞,秋赋又逢停。
    选士疑长阻,伤时自不宁。
    秦城还逐梦,楚徼影随形。
    此去吟虽苦,何人更肯听。
    孤立时全塞,求名势转难。
    身多离下国,分合阻长安。
    越鸟啼
  • 3
    [明]
    铜官鞠为草,孰识此岭下。
    松似天目移,山如巨然画。
    猛虎户外睡,古月泉上挂。
    遐想无畏师,此中住持罢。
    外人曾不闻,前僧后僧话。
    应是古道场,同门不同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