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豆踠行》

昨当大风吹雪过,湖船无数冰打破。
冰骧<山畾>峞山岳立,行人骇观泪交堕。
景泰年间一丈雪,父老见之无此祸。
鄱阳十日路断截,庐山百姓啼寒饿。
旌竿冻折鼙鼓哑,浙军楚军袖手坐。
将军部兵蔽江下,飞报沿江催豆踠。
邑官号呼手足皴,马骡鸡犬遗眠卧。
前时边达三千军,五个病热死两个。
弯弓值冻不敢发,昔何猛毅今何懦。
李郭邺城围不下,裴度淮西手可唾。
从来强弱不限域,任人岂论小与大。
当衢寡妇携儿哭,秋禾枯槁春难播。
纵健征科何自出,大儿牵繵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生动描绘大雪灾情的诗,同时也呈现了人与自然灾难抗争的壮烈与艰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昨当大风吹雪过,湖船无数冰打破”直接描绘了暴风雪的来临,湖面冰块破裂,船只受损的场景,凸显了灾害的猛烈。诗人借助生动的景象,引领读者进入诗的情境,体验那风雪交加的严酷环境。 “冰骧峞山岳立,行人骇观泪交堕”进一步描绘了冰雪堆积如山的景象,同时展现了行人对此景的惊恐与无助,诗人以泪水交堕形容行人的惊恐,使灾害的严重性更加深入人心。 “景泰年间一丈雪,父老见之无此祸。”诗人以历史典故描绘雪灾的罕见与严重,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与哀怨。 “鄱阳十日路断截,庐山百姓啼寒饿。”诗人以具体的地名和情景,描绘了雪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展现了灾害的广泛与深重。 “旌竿冻折鼙鼓哑,浙军楚军袖手坐。”诗人以军队为例,展现了灾害面前人们的无助与无奈,即使是身强力壮的士兵也束手无策。 随后,诗人描绘了官员、将军、邑官等各级人物在灾害面前的表现,进一步展现了人们面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与挣扎。 最后,“纵健征科何自出,大儿牵繵”则以一个家庭的悲惨遭遇作为结尾,提出了灾害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在灾害中的坚韧与顽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情景,展现了大雪灾情的严重性和人们面对灾害的无奈、挣扎与坚韧。
创作背景
《豆踠行》是明代文学家李梦阳创作的一首诗,描述了在大风吹雪、天寒地冻的恶劣气候条件下,百姓和官兵所遭受的苦难。诗中的“豆踠”是一种野菜,被用作救济饥荒的食品。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明代的一些自然灾害或社会动荡,导致人民生活困苦,需要以野菜充饥。通过诗歌的形式,李梦阳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关切。
相关诗词
  • 1
    [唐]
    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2
    [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3
    [唐]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