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三元里》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
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乡分远近旗斑斓,什队百队沿溪山。
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夷兵所恃惟枪炮,人心合处天心到,
晴空骤雨忽倾盆,凶夷无所施其暴:
岂特火器无所施,夷足不惯行滑泥,
下者田塍苦踯躅,高者冈阜愁颠挤。
中有夷酋貌尤丑,象皮作甲裹身厚。
一戈已摏长狄喉,十日犹悬郅支首。
纷然欲遁无双翅,歼厥渠魁真
作品赏析
这段文字描绘的是三元里抗英的场景。描述了民众在抗击英军时的勇气和团结,以及英军的惨败。 文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民众同时来,因义生愤,乡民合力,强徒被摧。家室田庐需要保卫,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这表明民众在保卫家园时,无论男女老少,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勇气和团结精神。 文中还描述了英军的惨状。他们相视变色,看到中国民众的团结和勇气而感到恐惧。英军依赖的枪炮在此处也失去了作用。民众的斗志和天意支持下,突然倾盆大雨,使英军无法施展暴行。此外,英军没有适应泥泞的道路,田埂和高地都让他们感到困难。其中英军酋长被击败,彻底消灭了敌军首领。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描绘了民众在抗击英军时的英勇无畏和团结精神,以及英军的惨败。这表明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团结精神是无敌的。
创作背景
《三元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人民自发的抗英斗争**。1841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签订了屈辱的《广州条约》。这激发了人民的强烈爱国义愤,广州近郊三元里附近的乡民自发组织起来,与入侵的英军展开激战,前后持续三天,围歼英军多人。这场抗英斗争振奋了民族精神,也拉开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诗人张维屏以此为背景,创作了《三元里》一诗,赞扬了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抗英精神。
上一首
《梅花》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百福四象初。
    万寿三元始。
    拜献惟衮职。
    同心协卿士。
    北极永无穷。
    南山何足拟。
  • 2
    [唐]
    金丹一粒定长生,须得真铅炼甲庚。火取南方赤凤髓,
    水求北海黑龟精。鼎追四季中央合,药遣三元八卦行。
    斋戒兴功成九转,定应入口鬼神惊。
    功满来来际会难,又闻东去上仙坛。杖头春色一壶酒,
    顶上云攒五岳冠。饮酒龟儿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
    先生去后身须老,乞与贫儒换骨丹。
    碧潭深处一真人,貌似桃花体似银。鬓发未斑缘有术,
    红颜不老为通神。蓬莱要去如今去,架上黄衣化作云。
    任彼桑田变沧海,一丸丹药定千春。
    炉养丹砂鬓不斑,假将名利住人间。已逢志士传神药,
  • 3
    [唐]
    至德生成泰,咸欢照育恩。流辉沾万物,布泽在三元。
    北阙祥云迥,东方嘉气繁。青阳初应律,苍玉正临轩。
    恩洽因时令,风和比化原。自惭同草木,无以答乾坤。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