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瞌睡诗》

瞌睡从何来,譬若风雨至。
曲几不待凭,虚棂那暇寄。
应人眉强撑,伸手扇已坠。
径游华胥国,欲见混沌帝。
齁齁自成腔,兀兀更有味。
息疎疑暂醒,气窒还扶醉。
儿童俗恼翁,摇膝问某字。
吻间仅一答,言下已复寐。
杂然拍手笑,欲嗔嗔不遂。
何曾参佛祖,先会点头意。
何曾逢曲车,流涎已沾袂。
不省罗短长,谁能问兴替。
阴天百怪舞,开口辄差异。
三百六十日,何似长瞌睡。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人入睡时各种有趣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描绘,将瞌睡描绘成一种奇特的体验,充满了趣味和幽默。 首段至“伸手扇已坠”描绘了瞌睡的诱因和过程,似乎瞌睡就像风雨般突然来临,人在瞌睡来临时,身体和心理都表现出一种无法抗拒的无力感。作者用“曲几不待凭,虚棂那暇寄”形象地描绘了瞌睡来临时,人会情不自禁地靠在椅子上,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接下来的几段,作者进一步描绘了人入睡后的各种有趣现象。他描述自己梦游华胥国,试图见到混沌帝;在梦中,他鼾声成韵,自成腔调,似乎在享受着这种奇特的睡眠状态。然而,这种状态并不是永恒的,他会在梦中突然醒来,感到窒息,然后又重新进入梦乡。这种反反复复的过程,充满了幽默和趣味。 此外,作者还描绘了梦中的一些趣事,如被儿童吵醒后,他匆忙回答他们的提问,但回答的内容已经模糊不清,然后又重新入睡。这些细节描绘出一种既真实又荒诞的睡眠体验,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最后,作者以“何曾参佛祖,先会点头意”和“何曾逢曲车,流涎已沾袂”这两句总结了自己的睡眠体验,表达了他对睡眠的独特理解:睡眠并非是消极的、无意识的,而是一种积极的、充满乐趣的生命体验。 整首诗以幽默、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人入睡时的各种有趣现象,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哲理。读来令人莞尔,又引人深思。
相关诗词
  • 1
    [宋]
    晷运推移,日南长至。
    分明一道恩光,照彻十方三世。
    全彰诸祖玄关,漏泄衲僧巴鼻。
    灵云刚道无疑,弥勒徒夸授记。
    争如李四张三,相贺街头巷尾。
    不是海印发光,亦非楞严三昧。
    林下高人,休要瞌睡。
    令余暗里笑舒眉,直是清风动天地。
  • 2
    [辽]
    五个翁翁四百岁,南面北面顿瞌睡。
    自己精神管不得,有甚心情管女真。
  • 3
    [宋]
    百草头上,罢却干戈。
    万仞峰前,纵横游戏。
    暗嗟鲁祖面壁,一味祗贪瞌睡。
    翻笑睦州见僧,与我提一桶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