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水崖哭明圃子留》

里门裘马日纷纷,鸾鹤宁同鸡鹜群?
如以衣冠坐涂炭,不徒富贵等浮云。
家人愚暗还相劝,异类腥臊孰忍闻?
十世国恩蒙者众,独将破衲报明君。
作品赏析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通过对比手法,写出名利心对众人所起的不良影响,表达出诗人对世俗的厌恶之情。“里门”指都城,“衣冠”指士大夫,此句意为在京城里那些士大夫们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他们追求的是荣华富贵,追逐的是轻歌曼舞,根本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富贵”。他们像一群争食的鸡鹜,失去了自己的尊严和志趣。这种庸俗的“富贵”,怎能与山林中的鸾鹤(一种高贵象征)同日而语呢?“宁”字在这里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体现了诗人对“富贵”的否定,同时也显示了对清高脱俗的“鸾鹤”生活的向往。 颔联以“如以衣冠”照应上句“里门裘马”,正面点出自己对衣冠之徒的鄙夷,坚信富贵不能动其心志;又以“如将”二字引出对世俗荣华的否定,而对清苦的生活向往。“涂炭”指社会的黑暗动荡,从大唐帝国受战乱影响,生灵涂炭的背景中,诗人突出了自己宁愿安贫乐道的思想,并表示对“富贵荣华”的认识已臻本质。“如将衣冠受祸殃,不徒富贵等浮云”,这种敢于否定大唐功业的态度和襟怀,可谓高尚而通达。它比韩愈的同题诗:“只今年才二十余,紫髯绿眼方四肢。”要深刻得多。 颈联通过家人劝其求官而断然拒绝,表现了诗人的高洁。“愚暗”犹言蒙昧不明,这是诗人自谦之辞。诗人之所以拒绝家人劝其做官的原因是:“异类腥臊孰忍闻”,他厌恶那些追名逐利之徒。这句与“鸾鹤宁同鸡鹜群”一样,都是对世俗社会的厌恶和否定。 尾联在破衲已有的意义上又引申出更深一层的意思:大唐盛世已经过去,大唐帝国的统治危机重重,“十世国恩蒙者众”将会受到更多的牵连和迫害。诗人在国破家亡之后,对于能够保全晚节、报效朝廷感到庆幸和满足。因此他甘愿披剃为僧,以“破衲”报效“明君”。这正是诗人敢于否定富贵荣华、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伟大之处。 这首诗在取材、用事、炼句等方面都可称得上是上乘之作。全诗苍凉激越、豪迈奔放。既有韩愈诗的狂狷自放,又有李白诗的飘逸俊爽。而其最显著的特点则是反映出诗人的襟怀博大、品格高尚。从全诗的思想内容来看,它更多地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的认识和对于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这是一首饱含着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巨大的社会责任感的作品。从这一点来说,这首诗不仅值得我们仔细赏析、深入领略其艺术特色,更应该对其思想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创作背景
方文的《水崖哭明圃子留》的创作背景与明末清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有关。明圃子留是方文的友人,他们共同经历了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在这个历史变革的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凋敝,许多文人志士感到无所适从。方文的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明圃子留离世的悲痛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人们内心的苦闷。通过这首诗,方文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相关诗词
  • 1
    [清]
    少小能文气似兰,里人谁不信弹冠。
    只因丧乱身当废,纵使沉埋性所安。
    故国有怀唯涕泪,新诗无字不悲酸。
    漫劳铁匣藏枯井,此日流传血已丹。
  • 2
    [清]
    圣代遗民本不多,频年锋镝又销磨。
    衰宗尚剩农兼圃,至性同归笠与蓑。
    只道阳春回律管,岂知长夜闭烟萝。
    瑶华且受霜风折,冉冉孤根奈若何?
  • 3
    [清]
    忆昔相携吴楚游,日同匕箸夜同裯。
    奇欢东坝千钟酒,苦恨西湖一叶舟。
    共把愁心对陵阙,独将佳句播沧洲。
    河山犹未归尧禹,痛尔飘零先白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