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别蕙绸姊(二首)》

枝头余叶堕声干,天外凄凄雁字寒。
感别却怜双鬓影,竹窗风雨一灯看。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笔,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在凄风苦雨之夜,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怀念。 首句“枝头余叶堕声干”,写的是树上仅剩的几片叶子在风雨中颤抖着,终于飘落下来,而此时,叶子已经干枯。这是对落叶和风雨的客观描述,但同时又融入了诗人主观的情感。全诗的诗眼“感别”二字就是从这客观描绘中透露出来的。 “感别”二字统领全诗。接着的后两句诗,进一步抒写“感别”之情。“感别却怜双鬓影,竹窗风雨一灯看。”夜已很深了,诗人独对孤灯,灯光是那样的微弱,而“我”又是那样的衰老。鬓影之衰,固然是灯光微弱造成的视觉感受,更是风雨之夜造成的心理感受。“感别”的情绪更为深沉。双鬓衰影更兼风雨之夜,这种光景的确令人感叹唏嘘。所以末句用一“怜”字间接表达了这种缠绵悱恻、怅然若失的感情。“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意念。从“怜”的自然和客观的经历,仿佛可以感触到诗人苍老疲倦和无所依托的心态。“竹窗风雨一灯看”是用自然景象作结,更觉低沉。风雨如注,灯火闪烁摇曳,风吹雨打芭蕉,更使人感到凄凉难堪。 这首诗的意境和色调都很灰暗,这正符合漂泊异乡、独对孤灯的伤感情绪。但其中也流露了诗人的自我宽慰。毕竟这是一个外在情态,“虽不能免乎险夷,而已不没于忧患中也”(程公说《西潜词说》)。虽然官职小而任途艰,有此悲苦无奈之情,但是心中依然存有一份坚持与期盼,期望能有归乡的一天。这种复杂而深沉的感情,用凄凉的意境和色调来表现,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思乡之作。诗人通过环境的渲染和情感的烘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光飞逝的无奈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读来令人感慨良多。
创作背景
**《别蕙绸姊(二首)》是叶小鸾在临嫁前,与她的姐姐纨纨分别时所写的一组诗**。当时,叶小鸾的家中正在欢欢喜喜地筹备她的婚事,然而,她的两位姐姐,也是她在闺中最亲密的朋友,却远在婆家,不能与她相聚。同时,婚期一天天临近,这让她心中充满了紧张、焦虑和恐惧。在这样的背景下,叶小鸾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她的感受。
相关诗词
  • 1
    [唐]
    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2
    [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3
    [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