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得乐天书》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作品赏析
【注释】:
  元稹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三月贬谪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当年八月,他的挚友白居易也从长安贬谪江州(今江西九江)。相同的命运把两颗心连得更紧。元稹的谪居生涯是很凄苦的。他于闰六月到达通州后,就害了一场疟疾,差一点病死。瘴乡独处,意绪消沉,千里之外,唯有好朋友白居易与他互通音问。他后来写的长诗《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的序言中,追述了通州期间与白居易的唱酬来往。序文最后说:“通之人莫可与言诗者,唯妻淑在旁知状。”所谓“知状”,指知道他与白氏诗信往返,互相关切的情状。这段话,对我们理解这首诗,很有帮助。

  这是一首构思奇特的小诗。题目是《得乐天书》,按说,内容当然离不开信中所言及读信所感。但诗里所描绘的,却不是这些,而是接信时一家人凄凄惶惶的场面。诗的第一句“远信入门先有泪”,是说,诗人接了乐天的江州来信,读完后泪流满面。第二句笔锋一转,从妻女的反应上着笔:“妻惊女哭问何如。”诗人手持远信,流着泪走回内室,引起了妻儿们的惊疑:接到了谁的来信,引起他如此伤心?这封信究竟带来了什么噩耗?妻女由于困惑,发而为“惊”、为“哭”、为“问”。可她们问来问去,并没有问出个究竟。因为,诗人这时已经伤心得不能说话了。于是,她们只好窃窃私语,猜测起来:自从来到通州,从没见什么事使他如此激动,也从未见谁的一封来信会引得他如此伤心。够得上他如此关心的人只有一个──白乐天!今儿这封信,八成是江州司马白乐天寄来的了。

  小诗向来以直接抒情见长,几句话很难写出什么情节、场面。元稹这首小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写出了场面、情节,却不直接抒情。他在四行诗里,画出了“妻惊女哭”的场景,描绘了“问何如”的人物对话,刻画出了“寻常不省曾如此”的心理活动,而诗人万端感慨,却只凝铸在“先有泪”三字中,此外再不多说。全诗以素描塑造形象,从形象中见深情,句句是常语,却句句是奇语。刘熙载《艺概》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其实,用常得奇者,岂止白香山为然,香山的好友元微之,早就越过这道“重关”了。

  (赖汉屏)
创作背景
《得乐天书》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它的创作背景与元稹和白居易的深厚友谊有关。元稹和白居易都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们并称为“元白”,彼此之间的友谊和诗歌交往也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佳话。 《得乐天书》这首诗,是元稹在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收到白居易的信函时所作。当时,元稹正在通州(今四川达县)任所,而白居易则在江州(今江西九江)任所。两人虽然相隔千里,但常常通过书信往来,赠送衣物,互相关切。 据说,元稹在通州期间,曾经患了一场疟疾,差点病死,而在此期间,白居易多次写信慰问,寄送药物和衣物。因此,《得乐天书》这首诗,也可以看作是元稹对白居易关怀和友谊的回应和感激。 综上所述,《得乐天书》的创作背景是元稹和白居易之间深厚的友谊和互相关怀的情感。
相关诗词
  • 1
    [清]
    电掣重轮走水车,风行千里献比闾。
    移山未要嗤愚叟,捧土真能塞孟诸。
    黑齿雕题征鬼箓,赤文绿字诩天书。
    寻常弓矢疑堪用,闻道潮人驱鳄鱼。
  • 2
    [宋]
    劫运将新,天书降恩,圣师命魔。正阴阳错忤,鬼神淆混,依凭城市,绵亘山河。杀气闭空,阴容夺昼,万姓罹殃日已多。青城上,见琉璃高座,忽起巍峨。群妖忿怒扬戈。竞奔走、攻山若舞梭。感神光一瞬,龙催虎陷,威音一动,电掣霆呵。立活化民,摄邪归正,生息熙熙享太和。风云静,见天连碧汉,月浸澄波。
  • 3
    [唐]
    使君朝北阙,车骑发东方。别喜天书召,宁忧地脉长。
    山行朝复夕,水宿露为霜。秋草连秦塞,孤帆落汉阳。
    新衔趋建礼,旧位识文昌。唯有东归客,应随南雁翔。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