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弃妇》

回车在门前,欲上心更悲。
路傍见花发,似妾初嫁时。
养蚕已成茧,织素犹在机。
新人应笑此,何如画蛾眉。
昨日惜红颜,今日畏老迟。
良媒去不远,此恨今告谁。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面对岁月流转、人事更迭的哀伤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日常生活、情感变化等多方面的细腻描绘,展现出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悲欢离合。 “回车在门前,欲上心更悲”,首句便直接描绘了女子的动作和心理:车子停在门前,女子想要登车离去,但又感到心中更加悲伤。这一细节展示了女子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路傍见花发,似妾初嫁时”,颔联中的“路旁见花发”这一自然景象与女子“初嫁时”的情景形成呼应,让人不禁想象女子如今的年华已逝,容颜不再。这进一步展现了女子的悲凉情感。 “养蚕已成茧,织素犹在机”,颈联中,蚕茧和织素这两件物品,既是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也象征着女子的勤劳和智慧。然而,这些都无法挽回岁月的流逝,只能让人更加感叹时光的无情。 “新人应笑此,何如画蛾眉”,尾联中的“新人”与前文的“初嫁”形成呼应,揭示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她担心自己已经不再美丽,无法吸引新的伴侣。这种担忧和恐惧,让人深感同情和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日常生活、情感变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女子面对岁月流逝、人事更迭的悲凉情感。诗人的笔触细腻入微,语言简练而深情,令人感同身受。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悲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刘驾的《弃妇》的创作背景是描写一个被丈夫遗弃的女子的悲惨遭遇。弃妇是一个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丈夫因各种原因而遗弃妻子,给她们带来巨大的痛苦和不幸。这首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的悲伤、怨愤和无奈,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生的无常。 在唐代,虽然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女性地位有所提高,但弃妇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刘驾通过这首诗来反映这一社会问题,表达对弃妇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也对社会道德沦丧、夫妻情感淡薄的现象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上一首
《句》
相关诗词
  • 1
    [唐]
    古人虽弃妇,弃妇有归处。
    今日妾辞君,辞君欲何去。
    本家零落尽,恸哭来时路。
    忆昔未嫁君,闻君甚周旋。
    及与同结发,值君适幽燕。
    孤魂托飞鸟,两眼如流泉。
    流泉咽不燥,万里关山道。
    及至见君归,君归妾已老。
    物情弃衰歇,新宠方妍好。
    拭泪出故房,伤心剧秋草。
    妾以憔悴捐,羞将旧物还。
    馀生欲有寄,谁肯相留连。
    空床对虚牖,不觉尘埃厚。
    寒水芙蓉花,秋风堕杨柳。
    记得初嫁君,小姑始扶床。
    今日君弃妾,小姑如妾长。
    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
  • 2
    [明]
    别公犹是见公时,回望华阳黑水垂。
    万里一身愁作客,十年两逐愧临歧。
    孤臣去国名难洁,弃妇思家步易迟。
    珍重台衡尚怜惜,直庐中夜起吟诗。
  • 3
    [明]
    回车已驾衡门下,将去复留情不舍。
    举家欲语畏郎嗔,独自登车无送者。
    吞悲惟恐路人知,默默还思初嫁时。
    父母殷勤受明礼,良媒宛转来通辞。
    入门即听舅姑语,妇道营生在勤苦。
    淡妆不用画蛾眉,朝采蚕桑暮机杼。
    亦知朴陋人所厌,习成天性终难变。
    丈夫有才常好新,贱妾薄命何嗟怨。
    缲丝在车犹未除,亭午当炊谁下厨。
    但得新人亦似此,庶免高堂烦老姑。
    到家无面见邻姬,独掩寒闺双泪垂。
    小时只恨青春促,今日方愁年老迟。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