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听弹琴》

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分类标签: 唐诗三百首
作品赏析
诗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为“听弹琴”。从诗中“静听”二字细味,题目以有“听”字为妥。
  琴是我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幽清肃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用意甚妙。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变革的背景。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乐发生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同时,公众的欣赏趣味也变了。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如今毕竟成了“古调”,又有几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呢?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谓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是很对的。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和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他的集中有《幽琴》(《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诗曰:“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其中四句就是这首听琴绝句。“所贵知音难”也正是诗的题旨之所在。“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咏听琴,只不过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操罢了。  
(周啸天)
创作背景
《听弹琴》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的一首诗。据推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朝音乐文化的变革和刘长卿个人的身世经历有关。唐朝时期,音乐正在经历变革,古调曲高和寡,而新声燕乐则成为风行一时的新潮流。刘长卿才华横溢却鲜有人知,仕途不顺,两遭迁斥。他可能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于时代风气的不满,以及孤芳自赏、知音难觅的感慨。
相关诗词
  • 1
    [宋]
    乍到蓉城路。听儿童歌谣德政,感恩如父。好人西京循吏传,谁道今人非古。留遗爱、甘棠佳树。节操冰霜清凛凛,看和风、吹作阳春雨。程去速,遽如许。我来不见空怀伫。望彼美、碧云暮合,草萋南浦。信是有才供世用,敢择东西何处。又谁念、婴儿思乳。不恨使君吾不识,恨使君不与吾相辅。聊寄意,短长句。
  • 2
    [宋]
    锦城之东山培塿,突起伽蓝压山口。
    入门气象颇不凡,在昔规模定非苟。
    黄绢碑词著眼看,青州老衲知名久。
    自披榛迳结茅屋,不剪霜华散蓬首。
    市门有女捧巾盥,衣裓无化生秽垢。
    至今一转鹡鸰语,散作诸方狮子吼。
    祖灯寂寞何人继,窣堵岧峣惟鬼守。
    法席草长深没膝,僧榻屋穿光见斗。
    似闻占籍多衍沃,合选名缁振颓朽。
    我来不觉三叹息,眼底尽空诸所有。
    自开主席埽尘坌,聊寄闲眠憩奔走。
    梦回中夜雨鸣檐,卧听东风寒入牖。
    明朝散步转山脊,好语相呼闻野叟
  • 3
    [宋]
    长安僦羁宦,门巷绝卿舆。
    朝绶徒云忝,宾綦日已疏。
    何为趋玉趾,乃肯眷蓬庐。
    九棘历华选,四环承庆馀。
    频叨范叔赠,时取长卿书。
    清晤辄穷景,高谈宁爨苏。
    夫何苦吏役,忽尔怆离居。
    交臂愿从子,盍簪嗟弃予。
    梁郊春草后,鞏树夏云初。
    安石访吟社,少游乘泽车。
    一官方效智,万里乍纡途。
    雅节鄙时尚,高才凌太虚。
    奏篇希乙览,刷羽迟南图。
    行矣姑自爱,汉家方向儒。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