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咏史诗·嶓冢》

夏禹崩来一万秋,水从嶓冢至今流。
当时若诉胼胝苦,更使何人别九州?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深深遗憾和无尽怅惘的诗。诗人对古代的英雄夏禹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和惋惜,对他在治理洪水时的艰辛和付出表示了深深的敬意,同时也对他在九州分界上的决策表示了深深的遗憾。 首句“夏禹崩来一万秋,水从嶓冢至今流。”描绘了夏禹去世后的漫长岁月,以及他留下的未完成的事业——治理洪水。水从嶓冢至今流,更是表达了夏禹治水的艰辛和付出,以及他留下的洪水问题仍然困扰着人们。 “当时若诉胼胝苦,更使何人别九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夏禹的深深同情和惋惜。如果当时他能够诉说他的辛苦和付出,又有谁能能够理解他的苦衷,让他能够改变九州分界的决策呢?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决策的深深遗憾,也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困惑。 整首诗通过夏禹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深思考。它告诉我们,历史的决策往往受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认知,但这些决策也往往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理解历史,更加尊重历史,更加珍视现在。 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和惋惜,以及对历史的深深敬意。这种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和无奈,也让我们更加珍视现在的生活。
创作背景
胡曾的《咏史诗·嶓冢》的创作背景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历史事件有关。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曾进行了一系列的巡游和刻石记功,其中包括在嶓冢山(位于今陕西省郴县)刻石记功。这首诗就是围绕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创作的。 在诗中,胡曾通过描绘秦始皇巡游嶓冢山的场景,表达了对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秦朝基业的赞叹。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秦始皇残暴统治和民众疾苦的同情,使诗歌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相关诗词
  • 1
    [魏晋]
    梁习持魏郎。
    秦兵不敢出。
    李牧为赵将。
    疆场得清谧。
  • 2
    [魏晋]
    自古无殉死。
    达人所共知。
    秦穆杀三良。
    惜哉空尔为。
    结发事明君。
    受恩良不訾。
    临没要之死。
    焉得不相随。
    妻子当门泣。
    兄弟哭路垂。
    临穴呼苍天。
    涕下如绠縻。
    人生各有志。
    终不为此移。
    同知埋身剧。
    心亦有所施。
    生为百夫雄。
    死为壮士规。
    黄鸟作悲诗。
    至今声不亏。
  • 3
    [魏晋]
    燕丹善勇士。
    荆轲为上宾。
    图尽擢匕首。
    长驱西入秦。
    素车驾白马。
    相送易水津。
    渐离击筑歌。
    悲声感路人。
    举坐同咨嗟。
    叹气若青云。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