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中秋月》

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列野星辰正,当空鬼魅愁。
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
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作品赏析
这首诗《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以富有诗意的笔触,描绘了中秋月夜的美丽景色。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凉霄烟霭外”点明这是中秋之夜。一个“凉”字,暗示了秋高气爽、月色皎洁、清风徐徐的节候特征。“三五”承上“中秋”来说,中秋之夜又是月圆之时。“三五玉蟾秋”,明写月亮,暗扣“中秋”,描绘出一幅清澄明亮的玉蟾图,意境深远,且富有诗情画意。 三、四两句写星月交辉,“列野星辰正”,是说日月相应,天空诸星,排列成野。“当空鬼魅愁”,鬼魅见光,应无所遁形,加上明月皎洁,更使鬼魅羞愧。这里写“鬼魅”实际上是用来反衬月夜的清幽明净,侧面赞扬了中秋月夜的可爱。 五、六两句对仗工整,通过描写月下泉露,进一步烘托了中秋明月的清光。诗人细致地刻画了秋月从蟾蜍到桂魄的各个层次的变化,描绘了明月下澄明的泉流和凝结在露珠里的清光浮漾的景象。“泉澄寒魄莹”,因月光之寒,使得泉水澄澈透明。“露滴冷光浮”,因露之晶莹,月光显得更加清冷而富有质感。 最后两句照应开头,抒发了作者对中秋明月长久的爱好之情。然而诗人并没有描绘整夜的明月,而是将笔锋一转,写出对“青青桂”不折的理由。如此更有深意,即:未折青桂,一则表明对中秋明月的珍惜之情;二则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那中秋明月的美丽将延续到未来。 全诗运用了侧面衬托的手法,通过描绘中秋明月清幽高远的气氛和画面感,侧面衬托出诗人对宁静的、纯洁的、诗意的精神世界的向往。全诗景美而情真,确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创作背景
**《中秋月》是唐朝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有关。方干一生历居显官要职,仕途平坦,但政绩平平。因此,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一种精神空虚和年华易逝、迟暮落寞的感伤,这首《中秋月》也不例外。在中秋节这个特殊的时刻,诗人独自面对明月,深感孤独,追忆往事,不禁感慨万分。诗歌通过描绘中秋月色,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相关诗词
  • 1
    [现代]
    天风吹月到孤舟,哀乐无端托此游。
    影底河山频换世,愁中节物易惊秋。
    初升紫塞云将合,照彻沧波海不流。
    解识阴晴圆缺意,有人雾鬓独登楼。
  • 2
    [近代]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 3
    [清]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沈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眩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