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牡丹》

借问庭芳早晚栽,座中疑展画屏开。
花分浅浅胭脂脸,叶堕殷殷腻粉腮。
红砌不须夸芍药,白蘋何用逞重台。
殷勤为报看花客,莫学游蜂日日来。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花的美丽娇艳,实际上寄托着诗人的精神理想,讽刺那些贪恋声色、追逐名利、不重感情的人。 首联“借问庭芳早晚栽,座中疑展画屏开”,以设问的方式,托出对花的爱慕和追求,并把庭芳比作一位绝世佳人,早晚欲植于庭前。这巧妙的比喻,既显得形象生动,又富于情感色彩。 颔联“花分浅浅胭脂脸,叶堕殷殷腻粉腮”,正面描绘庭芳的艳姿丽色。“胭脂脸”“腻粉腮”是从五代词人牛峤“懊恼隔帘幽梦,无信息来期,小曲阑干愁碧草”句变化而来。这两句对仗工整,形象生动,把庭芳花、少女脸庞融为一体,让人感到这花儿有脉脉含情之态。 颈联运用对比手法,进一步烘托出庭芳高洁可爱之姿。“红砌(gāi)不须夸芍药”句用“砌”修饰“芍药”,暗示它并非娇艳浓香之辈。这进一步突出庭芳特有的冰清玉洁的品性。“白蘋何用逞重台”句写白蘋繁花重台的美景也不必再作描摹,只要保持自己的本色即可。 尾联“殷勤为报看花客,莫学游蜂日日来”,以劝告看花客的口吻,对庭芳花有所寄托。诗人告诫看花客,不要象游蜂那样只图一时快乐,而要与庭芳花结为知己,从它身上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慰藉。 全诗把对庭芳花的痴情爱慕和热烈追求之情融入字里行间,曲折有致地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世俗的厌倦。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庭芳花以人的情感,使其形象愈加鲜明可爱。此诗比喻贴切,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而富于韵味。
创作背景
唐朝诗人方干的《牡丹》诗,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 1. 社会背景:唐朝时期,牡丹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花卉,种植广泛,被誉为“国花”。上至宫廷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对牡丹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牡丹成为唐诗中常见的题材。 2. 个人经历:方干本人对牡丹也情有独钟,他在生活中亲眼见证了牡丹花的艳丽和人们对牡丹的热爱。同时,方干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对社会的动荡和人生的起伏有着深刻的感受。 在这样的背景下,方干创作了《牡丹》一诗,通过描绘牡丹的美丽和人们对牡丹的追捧,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的关注。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