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西江月·碧洞青崖著雨》

碧洞青崖著雨,红泉白石生寒。
朅来十月九湖山。
人笑元郎太漫。
绝壑偏宜叠鼓,夕阳休唤归鞍。
兹游未必胜骖鸾。
聊作湖南公案。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漫游湖南时所作,描绘了湖南的山水景色。首联“碧洞青崖著雨,红泉白石生寒。”作者用色彩鲜明的词语描绘了湖南的山水,碧洞青崖在雨中显得更加青翠,红泉白石在寒冷中显得更加鲜明。颔联“朅来十月九湖山,人笑元郎太漫。”诗人漫游至此,正值十月的湖山,他自笑漫游时的不便,与诗题中的“漫游”呼应。颈联“绝壑偏宜叠鼓,夕阳休唤归鞍。”这一联中的叠鼓是指落差很大的峡谷中的声响,落日的余晖笼罩着峡谷,静谧而美好。诗人认为这样的美景即使是不需要回去,也应该停留在那里欣赏,这是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尾联“兹游未必胜骖鸾。”作者认为这次的漫游并不能与飞升相比,暗指自己通过这样的漫游得到心灵的洗涤和美好的回忆。 全诗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自然的抒发,展现了自己对湖南山水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整首诗意境深远,韵味悠长,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给人以示和思考的空间。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佳作,值得一读再读。
创作背景
**《西江月·碧洞青崖著雨》是宋朝方信孺创作的一首词,创作背景与词人被召回京的历史事件相关**。具体创作背景是: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方信孺被召为翰林承旨,赴汴京之前,他向新任杭州太守林子中交接职务。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无奈和不舍之情,方信孺写下了这首词。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1
    [现代]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 2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3
    [宋]
    人道偏宜歌舞,天教只入丹青。
    喧天画鼓要他听。
    把著花枝不应。
    何处娇魂瘦影,向来软语柔情。
    有时醉里唤卿卿。
    却被傍人笑问。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