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千牍,二月读。 君何劳,臣何渎。 申公言,言不在多。 止辄乙,今如何。 右《吕獒》,左《无逸》,不如对此朝还夕。 |
| 禹益咨俞俨紫庭,藩星仍映使星明。 鄙夫少日三千牍,尽付诗情写治平。 |
| 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 已恨太官余曲饼,争教汉水入胶船? 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 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 |
| 狂胆轮囷欲满躯,面麾谁悯滞江湖? 青衫曾奏三千牍,白首犹思丈二殳。 龙虎翔空瞻王气,犬羊度漠避天诛。 何时冒雪趋行殿,香案前头进阵图? |
| 毛竹千丛蔽野亭,晓猨惊后乱峰青。 汉庭已奏三千牍,周室仍繙十二经。 紫殿深沉频视草,缁帷寂寞自飞萤。 振衣本为苍生起,肯向荀家祇聚星。 |
| 先生贫敝古人风,沔想柴桑在眼中。 怜愍鸡豚非孟子,勤劳禾黍信周公。 深藏组丽三千牍,静占宽闲五百弓。 处世但令心自可,相知何藉一刘龚。 |
| 许国终无挠,居家不愿余。 深蒙明主眷,未觉故人疏。 高论三千牍,阴功四一书。 佳儿承积庆,端可大门闾。 |
| 懒学仙家炼大还,但欣晚节在林间。 鸳行免奏三千牍,驽驾难参十二闲。 短艇有时浮渌水,轻舆到处赏佳山。 莫言冷淡为生活,冷淡终然无后艰。 |
| 天上麒麟地上行,掌中珠玉月中生。 澜翻六籍吞诸子,声动三公及九卿。 别有诗书真事业,不应童子是勋名。 长成来奏三千牍,桃李春风冠集英。 |
| 十载忧近发半华,东山有意净胡沙。 公车战策三千牍,腹笥兵书五十家。 好佩青萍光夺月,莫惊赤羽气成霞。 嗟予本亦轻生者,欲渡黄海掷马挝。 |
| 程子音书岁月赊,几年泉下始咨嗟。 孤忠曾奏三千牍,绝艺宁论十四家。 白发父号无泪绝,青箱儿恨有尘遮。 人生到此成何事,第二碑成亦谩夸。 |
| 文公名节冠当年,没世清风更凛然。 梁父旧庐空德里,西州华屋恸时贤。 平生奏御三千牍,不朽文章二百篇。 潇洒建溪遗俗在,至今弦诵满山川。 |
| 籍甚家声孰可俦,玉堂金马著清修。 已摅荷橐三千牍,行相枫宸十二旒。 |
| 棹发嘉陵即帝庭,山川草木若为情。 忠嘉但有三千牍,威爱犹传十万兵。 天象共符虚右席,坤维一带失长城。 西南所击安危大,何止雪山分重轻。 |
| 才如如海岂云疏,局促从来笑腐儒。 衹作文章希屈马,不将门户敌崔卢。 公车奏议三千牍,京洛风尘十二衢。 回首知君几多恨,肯甘华发老江湖。 |
| 鲁斋居士自忘机,丈席凝尘日下帷。 甫也犹为老宾客,参乎独得道精微。 奏篇已草三千牍,大厦当求四十围。 行矣道山邻日月,未容巴蜀久相依。 |
| 上书可有三千牍,下笔曾无一百函。 閒卷孤怀背尘世,独营幽事傍云岩。 僧分乳食来阴洞,鹤觸茶薪落蠹杉。 未似周颙少贞胜,北山应免略相衔。 |
| 人事如何只好乖,即今怀抱乡谁开。 短檠阅罢三千牍,遥夜相望把一杯。 |
| 方持紫橐侍西清,忽领雄藩向暑行。 谁谓风流贵公子,甘为辛苦一书生。 词源笔下三千牍,武库胸中十万兵。 从此君王宽北顾,山南东道得长城。 |
| 洪都称大府,上幕得名贤。 事业三千牍,声名四十年。 民征须力减,酒禁更堪怜。 馀力犹能办,开涂及济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