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蜀文翁竟好文,坐令风物一番新。 争飞方朔三千牍,何止平原十九人。 棫朴伫观周室富,茅芹先傍鲁宫春。 使君劝驾无多语,莫学公孙只为身。 |
| 金椀轻抛入钓船,夜寒侵被不成眠。 近传奏疏三千牍,今见新诗十二篇。 故国音书凭过雁,江城烽火照晴天。 移舟铁瓮城边去,信与名山旧有缘。 |
| 一别相望费岁时,盛山父老至今思。 才高方朔三千牍,名配韦郎十二诗。 论荐久闻章奏上,推迁独怪玺书迟。 少留剩看平羌水,更继风流太白词。 |
| 曾见黄花插满头,孤高傲岸逞风流。 田横五百人何在,曼倩三千牍似留。 赤日中天朝恳挚,秋风落叶立清遒。 齐桓不喜葵瓜子,肯会诸侯到尔丘? |
| 尝记挥毫草檄初,必知鸣镝集单于。 由来笔下三千牍,可胜军中十万夫。 已许乞盟朝渭上,不妨持节过幽都。 吾君甚似仁皇帝,宜有韩公赞庙谟。 |
| 云海不教鹏怒飞,玉阶也合凤来仪。 如何天下李元礼,未遇人间锺子期? 夜诵子虚无路达,梦生春草只心知。 愿君更奏三千牍,金牓青衫染柳丝。 |
| 江上松楠深复深,满山风雨作龙吟。 年来老干都生菌,下有孙枝欲出林。 白发未成归隐计,青衫倘有济时心。 闭门试草三千牍,仄席求人少似今。 |
| 梦里何人歌式微,觉来石友在书帷。 郑环信美非吾宝,赵璧犹全任汝归。 渴水双蟾窥海阔,出云孤月照星稀。 好将自草三千牍,莫与昆蜉作钓矶。 |
| 延和初奏三千牍,畿甸旋移尺五天。 风格出尘谁可并,争看辽鹤一千年。 |
| 何事谢玄晖,临峦且怅齐。 想非逢锦绣,应只见蒿藜。 今日三千牍,昭天十六奎。 煌煌鸣佩璐,灿灿动旌霓。 服众称擒虎,超群许拔犀。 品轻龙尾砚,时样凤头篦。 弃若文公席,危如墨子梯。 只宜驰大路,争可访幽蹊。 我亦惭强韵,君能出巨题。 笑言容委曲,良宴幸招携。 黄菊开应满,清霜压莫低。 谁人倾鲁酒,更复噉韩鸡。 |
| 象纬祥光动,门弧瑞气盈。 小阳春在序,几望月偏明。 他日三千牍,清时九万程。 名因使粤重,功自备吴成。 伟量溟波阔,奇词锦段呈。 褒扬看唾玉,轻重倚提衡。 松柏真难老,芝兰足后生。 笋班行趣召,金带已先横。 内史言何美,尚书心自清。 祗应南北相,重振旧家声。 |
| 非侠非狂非逸民,读书谋国不谋身。 一封北阙三千牍,再活西州六万人。 雨露晚从天上落,芝兰亲见掌中新。 仁心义概丝纶语,长挂巴山月半轮。 |
| 日转桐阴,正玉燕、飞来夏屋。 帘幕映,海留红艳,麝重兰馥。 风采传闻瞻瑞节,婉谋曾是回钧轴。 卷秦淮、吹入酒杯中,波翻绿。 丹诏下,公归速。 看日奏,三千牍。 想春迷柳院,夜分莲烛。 清暑声寒苍玉佩,月娥笑捧长生箓。 问瑶池、阿母手栽花,何年熟。 |
| 故山秋晚,叹萧萧华发,霜林同色。 崖谷题诗追旧赏,往往苍苔绿壁。 二士权奇,一翁衰病,努力攀筇屐。 佛香吹过,了知境是空寂。 别后风月佳时,拄颐何事,想东林遥碧。 小砑蛮笺惊秀句,天巧何曾雕刻。 倚马雄才,凌云逸气,路觉丹霄直。 三千牍就,看君归奏文石。 |
| 春衫快马君来时,寒江稳泛君今归。 人生聚散定何许,怅望十年三别离。 忆昔见君石城下,杂佩瑶瑜间兰麝。 三年一鸣惊倒人,欲和薰风奏韶夏。 翰林主人子墨卿,文章意气飘朝云。 君归但扫三千牍,后会却揖贤书登。 离离漠漠霜芜没,江上阴风揽寒日。 不用长吟河畔草,与君且尽杯中物。 |
| 金马空故事,方朔漫多端。 三千牍在,玉殿何日赐清闲。 难恋长安钟漏,谁借青云咳唾,拂袖且东还。 笑杀长缨使,复转出秦关。 吾道在,虽不遇,面何惭。 雒阳年少,高论难与绛侯谈。 富贵暂饶先手,唏尽草头秋露,掩鼻出东山。 且饱鲸鱼脍,风月过江南。 |
| 磊磊松椿干,渊渊金石声。 功名宁贳我,富贵本无情。 陛对三千牍,胸奇百万兵。 扶持天意在,容我请长缨。 |
| 碧落先生少可人,银钩茧纸苦称君。 谈间口吸西江水,句里家傅南浦云。 千里端能来命驾,一尊得与细论文。 还家剩草三千牍,看策平津第一勋。 |
| 迅风激高云,朔雁正南翔。 良友在长安,寄我诗数行。 恍闻渐离筑,忽洒燕山霜。 肝胆两相照,然诺安能忘。 结辔尔优游,块处吾傍徨。 久挟三千牍,不共侏儒囊。 空射箭头书,无益聊城亡。 嗟嗟竟白头,蓬蒿泪沾裳。 丈夫抱远略,策名在疆场。 不知汉天子,曾复问冯唐。 |
| 峨眉山下三苏乡,至今草木文章香。 近时英妙有程郎,数寸管底翻锦江。 向来曾草三千牍,流涕大息仍痛哭。 九虎当关北斗深,十年买桂炊白玉。 荆溪溪上相识初,君犹少年我壮夫。 帝城再见各白须,袖中一纸梁溪书。 剡藤方策一万字,犹带权书衡论味。 君不见古来富贵扫无痕,只有文章照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