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旧将本书生,归老岩间示厌兵。 卧闻布水中宵起,错认边风万马声。 雕弓挂壁耻言勋,出人樵渔便作群。 五马亲来看射虎,不愁醉尉恼将军。 肩舆已弃蹑风骓,旧物仍存杨柳枝。 一曲清歌近尤好,五陵故态未全衰。 |
| 春色三分有尚多,且饶芳草占高坡。 门前柳色如彭泽,争奈陶君止酒何 |
| 天然石屋两三僧,趺坐寒云几上生。 想见瓦炉烟断处,一函经对万松清。 |
| 见说樱桃已烂开,坐愁风雨苦相催。 自怜华发伤春客,两见飞花未放回。 |
| 澹泊贤侯似衲僧,功深心地枣梨生。 画堂歌舞聊娱客,客退依然禅榻清。 |
| 贰车林下喜逢僧,眼底千峰逸兴生。 五马未游心已到,吟笺零乱岫云清。 |
| 黄土冈头荠麦长,春阴蔽日午风狂。 山前梅落无人见,只见幽禽啼暗香。 |
| 従来苏李得名双,只恐全齐笑陋邦。 诗似悬河供不办,故欺张籍陇头泷。 簿书鼛鼓不知春,佳句相呼赖故人。 寒食德公方上冢,归来谁主复谁宾。 巡城已困尘埃眯,执朴仍遭虮虱缘。 欲脱布衫携素手,试开病眼点黄连。 (来诗谓仆布衫督役。 ) |
| 彼美春工用意多,剪裁琼蕊缀庭柯。 妍辞重识梁园赋,寡和还推郢国歌。 莫叹馀花皆惨悴,共看修柏自婆娑。 尊前谩爱风光好,不见山阴泛棹过。 |
| 十里溪桥梵宇新,那知承上涨红尘。 老僧苦要题名姓,不道林泉皆故人。 |
| 机杼声中禾稻肥,畴瓜区芋绿成畦。 田家乐事今如许,何日边城息鼓鼙。 |
| 得失秋毫久已明,不须闻此气峥嵘。 何妨却伴参寥子,无数新诗咳唾成。 |
| 辙自绩溪蒙恩召还,将自宣城沿大江以归。 家兄子瞻以书告曰:“不如道歙溪,过钱塘,一观老兄遗迹。 ”辙用其言。 既至吴中,迫于水涸,不能久留。 十月八日,游上天竺,子瞻昔与辩才师相好,今隔南山不得见,仍作三小诗以寄之。 我兄教我过东吴,遗墨山间无处无。 忽报冬潮催出氵匽,俗缘深重道心粗。 山色青冥叶未红,湖光凝碧晓无风。 行穷上... |
| 一尾追风抹万蹄,昆仑玄圃谓朝隮。 回看世上无伯乐,却道盐中胜月题。 |
| 病起支离倚瘦筇,幅巾芒屩竹阴中。 闻蝉未有惊人句,且就禅床一榻风。 |
| 秦郎文字固超然,汉武凭虚意欲仙。 底事秋来不得解,定中试为问诸天。 |
| 新岁逼人无一日,残冬飞雪已三回。 百分琥珀従君劝,十里琼瑶走马来。 南国高人真巨源,华堂邂逅接清樽。 十年一见都如梦,莫怪终宵语笑喧。 倾尽香醪雪亦晴,东斋醉卧已三更。 佳人不惯生疏客,不尽清歌宛转声。 |
| 树号相思枝拂地,鸟语提壶声满溪。 云涯一里千万曲,直是渔翁行也迷。 荒柳卧波浑似困,宿云遮坞未全痴。 云情柳意萧萧会,若问诸馀总不知。 每逢孤屿一倚楫,便欲狂歌同采薇。 任是烟萝中待月,不妨欹枕扣舷归。 |
| 十年符竹守吾州,故吏相逢嘲土牛。 毋谓徐公不堪用,诸人自与世沉浮。 |
| 东道如闻近稍安,乘骢按部凛生寒。 忽逢太守能相下,俱是从来言事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