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野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
| 双阙齐紫清,驰道直如线。 煌煌尘内客,相逢不相见。 上有高槐枝,下有清涟漪。 朱栏夹两边,贵者中道驰。 借问煌煌子,中道谁行此。 且复就下论,骢马知杂事。 官卑有常度,那得行同路。 相效良独难,且复东西去。 |
| 雨止夜色静,涨生江浪浮。 碧云度星汉,明月照汀洲。 倏忽阴晴异,苍茫意绪秋。 微吟不须苦,下有未眠鸥。 |
| 书生棲大厦,燕贺愧无从。 嵩高乏嘉颂,何以祝我公。 一节贯岁寒,愿以南山松。 下有千岁苓,尝许气味同。 |
| 篮舆兀醉守,路转古城隅。 酒力如过雨,清风消半途。 前山正可数,後骑且勿驱。 我缘在东南,往寄白发余。 遥知万松岭,下有三亩居。 |
| 小舟真一叶,下有暗浪喧。 夜棹醉中发,不知枕几偏。 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 嗟我亦何为,此道常往还。 未来宁早计,既往复何言。 |
| 瞻彼南山岑,白云何翩翩。 下有幽栖人,啸歌乐徂年。 丛石映清泚,嘉木澹芳妍。 日月无终极,陵谷从变迁。 神襟轶寥廓,兴寄挥五弦。 尘彯一以绝,招隐奚足言。 |
| 江公与二敏,同葬敷山阴。 下有虎豹藏,上有猩鼯吟。 颇闻梁柱姿,时受斤斧侵。 展转不成寐,令人若为心。 |
| 偃蹇当风松,四望无宁枝。 茑萝空自缠,鸾凤非所羁。 固乏栋梁具,聊耸岩壑姿。 岂无深林柯,百尺悬旌麾。 下有千岁苓,勿使行人知。 |
| 昔有二道士,学道隐此山。 一觉径超诣,脱屣遗人寰。 石影未灭没,半出林峦间。 空山以名存,高踪那能攀。 下有可人翁,老去双鬓斑。 天涯蹇行足,日暮倦鸟还。 神交藐千古,试为问丸丹。 |
| 高高此山顶,四望唯烟云。 下有一条路,通达楚与秦。 或名诱其心,或利牵其身。 乘者及负者,来去何云云。 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嚣尘。 七年三往复,何得笑他人。 |
| 新词一阕话羁愁,清似寒泉咽陇头。 官下有谁同此景,仲宣应是独登楼。 |
| 余喘不苟尽,顺俗来饭僧。 东岭有上方,修竹蔽觚棱。 下有苍石案,旁挂孤蔓藤。 系累向尘世,更住殊未能。 |
| 清晓匆匆贺岁归,又随微雨渡曹溪。 祷晴原见五色羽,揭户方占一日鸡。 沙水半摇新略彴,云烟深护古伽黎。 曹源激水仍过颡,桃李无言下有蹊。 |
| 青山如君子,悦我非姿媚。 相逢一开颜,便有论交意。 今晨决然去,掺若执我袂。 谓山无见留,此事宁久置。 道边青发翁,下有白玉髓。 斸之龙蛇窟,自足饱吾世。 平生耽幽独,乃若忘朝市。 一官等尘垢,安得败成许。 草堂醉老子,虎溪大开士。 寄语二主人,为留三亩地。 |
| 巀巀页页山如簇,磊磊落落石如屋。 上有绿树之阴阴,下有寒溜之涔涔。 通天有窦十余丈,游子们萝来复往。 是中端合巢神仙,桃花流水何杳然。 我来正值春风暮,似笑贤劳又还去。 准拟酾酒聊从容,对此坐想飞来峰。 |
|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 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 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 |
| 湿云不收烟雨霏,峡船作滩梢庙矶。 杜鹃无声猿叫断,惟有饥鸦迎客飞。 西真功高佐禹迹,斧凿鳞皴倚天壁。 上有瑶簪十二尖,下有黄湍三百尺。 蔓花虯木风烟昏,藓佩翠帷香火寒玉色頩颜不可干,人间错说高唐梦。 |
| 携家松底酹虾蟆,椒荔豚肩荐菊芽。 吾父洲中无橘树,与兄庭下有荆花。 和羹莫遂笺边让,破帽无能落孟嘉。 衰老伤怀泪痕冷,年来须鬓白多些。 |
| 雨打江南树。 一夜花开无数。 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 与君相逢处。 不道春将暮。 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