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于「下有」的诗词
  • 1
    [宋]

    《同胡原仲吴公路游清湍亭赋诗得流字》

    出山曾几时,桂露飒已秋。
    兴来任两屐,散此默默忧。
    岚光近仍灭,鸟语静忽流。
    新亭迥临危,急润循岩陬。
    上有独树荫,下有鸣湍幽。
    长飙一振荡,俯仰闻飕飕。
    平生尘累心,净尽迥此游。
    徘徊啸咏发,瞻眺穷林丘。
    天寒云已归,山好客自留,悠然百不知,日月过则休。
    人生乐在我,何必遂所求。
  • 2
    [唐]

    《翠孤至渚宫寄座主相公》

    ...r>忽于摧落间,收得青松操。
    全家到江陵,屋虚风浩浩。
    中肠自相伐,日夕如寇盗。
    其下有孤侄,其上有孀嫂。
    黄粮贱于土,一饭常不饱。
    天斜日光薄,地湿虫叫噪。
    惟恐道忽消,形容益枯槁。
    古人于黄雀,岂望白环报。
    奉答恩地恩,何惭以诚告。
  • 3
    [唐]

    《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时扈从出西岳作》

    ...
    磅礴压洪源,巍峨壮清昊。
    云泉纷乱瀑,天磴屹横抱。
    子先呼其巅,宫女世不老。
    下有府君庙,历载传洒扫。
    皇明应天游,十月戒丰镐。
    微末忝闲从,兼得事蘋藻。
    宿心爱兹山,意欲拾灵草。
    阴壑已永閟,云窦绝探讨。
    芳月期来过,回策思方浩。
  • 4
    [明]

    《和拟古九首从京师归以篇籍自娱有感辄赋(录》

    昔我登泰山,长啸望八荒。
    上为仙人宅,下有王者堂。
    宇宙定广狭,目极唯苍茫。
    皇王疆理迹,英雄战争场。
    神魂赴东岳,体魄归北邙。
    成毁既反覆,是非随低昂。
    归来长太息,无意营四方。
    幽居诚寂寞,亦幸无感伤。
    ¤
  • 5
    [宋]

    《寄怀寿光主簿四叔父》

    ...米出都门,鼓腹吹篪入吴市。
    读书击剑老死终,何为古来慷慨无人知。
    上有九重之青天,下有百尺之黄泥。
    收声藏热等雷火,白杨蔓草秋风悲。
    生亦不可料,死亦不可量。
    荆山长号刖两足,何如船尾歌沧浪。
    我不能钩章抉句攀俊造,又不能赤鸡白狗追年少。
    矫首翻肠无一言,归
  • 6
    [宋]

    《生日谢朱约山和来韵》

    ...招瑶母来庭闱,拍手共笑偷桃儿。
    吾山陂陀白云满,猿鹤司我北门管。
    紫霞隔断鸡犬声,下有琥珀滋长龄。
    向来福地七十二,此亦清高仙地位
  • 7
    [清]

    《甲辰广陵中秋小饮孙豹人溉堂歌示阮亭》

    把酒狂歌起。
    正天上、琉璃万顷,月华如水。
    下有长江流不尽,多少残山剩垒。
    谁说道、英雄竟死。
    一听秦筝人已醉,恨月明、恰照吾衰矣。
    城头点,打不止。
    当年此夜吴趋里,有无数、红牙金缕,明眸皓齿。
    笑作镇西鸜鵒舞,眼底何知程李。
    讵今日、一寒至此。
    明月无情蝉鬓去,且五湖归伴鱼竿耳。
    知我者,阮亭子。
  • 8
    [宋]

    《李氏园(李茂贞园也,今为王氏所有。)》

    朝游北城东,回首见修竹。
    下有朱门家,破墙围古屋。
    举鞭叩其户,幽响答空谷。
    入门所见夥,十步九移目。
    异花兼四方,野鸟喧百族。
    其西引溪水,活活转墙曲。
    东注入深林,林深窗户绿。
    水光兼竹净,时有独立鹄。
    林中百尺松,岁久苍鳞蹙。
    岂惟此地少,意恐关中独。
    小桥过南浦,夹道多乔木。
    隐如城百雉,挺若舟千斛。
    阴阴日光淡,...
  • 9
    [宋]

    《麻姑山送南城尉罗君》

    ...见尘消境静翔白鹤,吟清猿,雏禽乳鹿往往嗥荒颠。
    却视来径如缘絙,千重万叠穷岩峦。
    下有荆吴粟粒之群山,又有瓯闽一发之平川。
    世路俯仰多拘牵。
    偶来到此醒心目,便欲洗耳辞嚣喧。
    罗夫子,一日远补东南官
  • 10
    [宋]

    《和陈倅游石门吊瞿硎先生》

    我坐南坡上,高鸿忽飞去。
    指点夕阳外,文脊盖其处。
    下有奇洞府,有道乃宜据。
    鹿裘坐石室,先生岂真踞。
    傥是我辈人,傲视非所虑。
    桓漫汝何为,乃欲效三顾。
    奸心妄窥鼎,未见神合沮。
    猿鹤亦汝羞,未易饮食举。
    伏滔不自重,且为温所遇。
    赞词纵云美,所耻百所慕。
    迩来贤别驾,物外欲轩翥。
    功名恐未免,溪山亦已饫。
    五字识岩石,...
  • 11
    [明]

    《题蔡挥使所藏林良双鹊》

    ...意难了。
    主人堂堂真壮夫,喜受文士相追呼。
    征蛮不带岭南物,衣衾之外惟此图。
    堂下有儿堂上母,客至矜图饮醇酒。
    呀然一笑共平生,崔白边鸾竟何有。
    鹊兮鹊兮不可求,愿君身共张梁州。
    不须椎石取金印,看尔生封忠孝侯。
  • 12
    [宋]

    《和吴冲卿鸦鸣树石屏》

    寒林昏鸦相与还,下有跂石苍孱颜。
    曾於古图见彷佛,已怪刀笔非人间。
    君家石屏谁为写,古图所传无似者。
    鸦飞历乱止且鸣,林叶惨惨风烟生。
    高斋日午坐中见,意以落日空上行。
    君诗雄盛付君手,云此非人乃天巧。
    嗟哉浑沌死,乾坤至,造作万物丑妍巨细各有理。
    问此谁主何其精,恢奇谲诡多可喜。
    人於其间乃复雕鑱刻画出智力,欲与造代追相倾。...
  • 13
    [宋]

    《葛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作两篇》

    巫山高,十二峰。
    上有往来飘忽之猨猱,下有出没瀺灂之蛟龙,中有倚薄缥缈之神宫。
    神人处子冰雪容,吸风饮露虚无中。
    千岁寂寞无人逢,邂逅乃与襄王通。
    丹崖碧嶂深重重,白月如日明房栊。
    象床玉几来自从,锦屏翠幔金芙蓉。
    阳台美人多楚语,秖有纤腰能楚舞,争吹凤管鸣鼍鼓。
    那知襄王梦时事,但见朝朝暮暮长云雨。
  • 14
    [宋]

    《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

    ...,囚有不自由。
    办之何益增,不办亦足忧。
    嗟此谁不能,脱去使自收。
    幽幽南山麓,下有溪水流。
    溪上亦有堂,其水可濯漱。
    终日不见人,惟有山鹿呦。
    是时夏之初,溪冷如孟秋。
    山椹黄笠展,林笋紫角抽。
    朝取笋为羹,莫以椹为羞。
    溪鱼鲤与鲂,山鸟鸴与鸠。
    食之饱且平,偃仰自佚休。
    试探箧中书,把卷揖前修。
    恍如反故乡,亲朋自相求...
  • 15
    [元]

    《东归谣送贝仲琚回吴中》

    天目青逾蓝,上有危峰横空插汉高巉岩。
    沧海深莫测,下有六鳌迭负蓬壶方丈于其侧。
    山峻极兮水波澜,千盘万折行路难。
    愁看混沌开凿处,尚有斧迹留人间。
    殳山仙翁发如雪,脑蟠太和吐日月。
    手中炼石轻女娲,五色曾将补天裂。
    忆闻羽客从之游,青霞光乱云锦裘。
    金鸡叫海白日惨,桂树四落空山愁。
    昔年寒月照樽俎,明珠百斛轻于土。
    君山铁笛...
  • 16
    [宋]

    《白鹤山新居凿井四十尺遇盘石石尽乃得泉》

    海国困蒸溽,新居利高寒。
    以彼陟降劳,易此寝处干。
    但苦江路峻,常惭汲腰酸。
    矻矻烦四夫,硗硗斫层峦。
    弥旬得寻丈,下有青石盘。
    终日但迸火,何时见飞澜。
    丰我粲与醪,利汝椎与钻。
    山石有时尽,我意殊未阑。
    今朝僮仆喜,黄土复可抟。
    晨瓶得雪乳,暮瓮渟冰湍。
    我生类如此,何适不艰难。
    一勺亦天赐,曲肱有馀欢。
  • 17
    [宋]

    《题张药局退岩四十韵四十韵》

    ...行胜前呵。
    筇以当鱼须,褐以当羔紽。
    葛,巾以当帻,草屩以当靴。
    岩头有棕楠,岩下有薜萝。
    东有百亩园,西有十里荷。
    香迳可游屐,石步可椽牁。
    俯乐庄生鱼,仰眄渊明柯。
    行攀女儿柳,占坐老翁
  • 18
    [明]

    《汤宣城诗有长桥细月眉相约之句有所怀极赏之》

    子幸以斯言叙我诗,百世而下有指而目之者,曰此有明之世一僻固狭隘之诗人也,视欧阳子之称圣俞者,不尤有余荣矣乎!
    ”余既诺孟和之请,而未及为。
    今录其遗诗,追忆平时往复之语,聊举其绪言,以慰孟和于地下,并以谂于世之知诗者。
  • 19
    [宋]

    《一寸金 赏雪 以上呜鹤余音卷七,卷七中尚有》

    ...,先兆阴阳和矣。
    这玄理,遇子猷,同赏江天真味。
    仙客单片二十五首,皆曲调。
    以下有西江月十三首未注名氏,皆宋张伯端词以下西江月十四至二十五共十二首,据金丹大成集乃宋萧迁芝词
  • 20
    [唐]

    《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以诗赠行》

    山城树叶红,下有碧溪水。
    溪桥向吴路,酒旗夸酒美。
    下马此送君,高歌为君醉。
    念君苞材能,百工在城垒。
    空山三十年,鹿裘挂窗睡。
    自言陇西公,飘然我知己。
    举酒属吴门,今朝为君起。
    悬弓三百斤,囊书数万纸。
    战贼即战贼,为吏即为吏。
    尽我所有无,惟公之指使。
    予曰陇西公,滔滔大君子。
    常思抡群材,一为国家治。
    譬如匠见木,...
相关字典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