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征鞍不见邯郸路。 莫便匆匆去,秋风萧条何以度。 明窗小酌,暗灯清话,最好留连处。 相逢各自伤迟暮,犹把新诗诵奇句。 盐絮家风人所许。 如今憔悴,但馀衰泪,一似黄梅雨。 |
| 残花怨久病,剩雨泣余妍。 不见双旌出,空令九陌迁。 (开园时市井皆入。 )知君苦寂寞,妙语嚼芳鲜。 浅紫従争发,深红任蚤蔫。 天葩尚青萼,国色待华颠。 载酒邀诗将,癯儒不是仙。 |
| 短研深煨倒插宜,明年便有绿垂垂。 只因因造化容易,不见岁寒冰雪时。 |
| 学画蛾眉独出群,当时人道便承恩。 年年不见君王面,花落黄昏空掩门。 |
| 墨卿与我是相投,了得时需便罢休。 不见江南井中藏,只为相国寺门留。 |
| 虽然此影不离形,莫向形中便认真。 形影两亡都不见,当於此处认斯人。 |
| 两岸青山一水流,蓑衣不著雪为裘。 安道只应深树里,青山不见便回舟。 |
| 勿愿寿,寿不利贫只利富。 君不见生平龌龊南邻翁,绮纨合杂歌鼓雄,子孙奢华百事便,死后祭葬如王公。 西家老人晓稼穑,白发空多缺衣食,儿孱妻病盆甑干,静卧藜床冷无席。 |
| 吾州背山面江流,一雨便有泛溢忧。 况复梅霖倒江海,白昼洶若龙移湫。 眼看上流没高树,下流屋庐渺无处。 君不见甲子之岁至甲申,如此灾变已三度。 |
| 吾州背山面江流,一雨便有泛溢忧。 况复梅霖倒江海,白昼光若龙移湫。 眼看上流没高树,下流屋庐渺无处。 君不见甲子之岁至甲申,如此灾变已三度。 |
| 少年联辔入京华,阔步超群便起家。 亲览声名高汉殿,夏时踪迹仅长沙。 藏刀所在留馀刃,怀璧终身不见瑕。 老眼看公春梦散,不胜哀涕落天涯。 |
| 人间热恼正匆匆,才入山门便不同。 云板声中僧出定,月台影里拂观空。 堂阴岑寂常如夜,殿角清凉不见风。 才得浮云閒半日,明朝马迹又西东。 |
| 法法刹那无住,云何见在去来。 若觅三心不见,便从不见打开。 孟说所过者化,庄云相代乎前。 何处安身立命? 饥餐渴饮困眠。 |
| 雨后清泉绕舍流,悬知耘耜遍南州。 占相岁事端无恙,劳苦农人亦少休。 好句收功经百炼。 弥旬不见便三秋。 闲来只原长丰稔,江海白鸥盟共求。 |
| 残冬凛冽寒,滴水便成团。 翻民少林祖,齐腰立雪难。 或谓将心与汝安,觅心不见一毫端。 廓然记得来时路,顿油印壶中景象宽。 琉璃光里一般般,午夜依依月正圆。 最先三子得皮肉,末后一人得髓还。 |
| ...能网罗。 上自先秦下五季,奥帙隐篇皆略备。 不同邢邵嬾校仇,丹墨精研吁可贵。 君不见庐山先生子李子,白石房中富文史。 胸蟠万卷笔如神,事业文章俱两美。 又不见西蜀刘公少常伯,平生醢芹嗜图籍。 倾赀尽写中秘书,随身卷轴车连轭。 迩来置书事经纶,论思献纳日日新。 君今堂中书汗牛,愿君学李兼学刘。 尽揽英华归肺腑,一鸣便作冲天举。 |
| 君虽为我此迟留,别後凄凉我已忧。 不见便同千里远,退归终作十年游。 恨无扬子一区宅,懒卧元龙百尺楼。 闻道鵷鸾满台阁,纲罗应不到沙鸥。 |
| 今年寒食好天色,游人踏青行不极。 寻山不惮千里远,往往啼号湿松柏。 一杯才酹坟上土,祗就坟前便歌舞。 故乡自有懊恼声,插腰羊皮小番鼓。 吁嗟悲欢一饷间,但怅死人不能语。 君不见北客纷纷俱落南,先冢尽被胡尘漫。 影堂逢节具饮食,魂魄夜行溪谷山。 |
| 字草情真读未休,夕阳河上便登舟。 望中不见书来日,一点征鸿一点愁。 |
| 父母之邦岂复雠,人情至此乃可忧。 刺史县令方坐视,久矣肉食无远谋。 崇墉可当天设险,烟火惊奔无一点。 可怜缩手俱就毙,不见一夫来袭掩。 清晨诸家好音至,说贼回戈马回辔。 玉帛子女既充{左牛右刃},捆载而归乃真退。 妻孥向来便伸眉,将军凯旋亦班师。 身长八尺剑三尺,缓带轻裘有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