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霜凋百草,亦令脆者坚。 士不遇患难,智虑何由全。 玄德髀肉生,重耳十九年。 一为三国雄,一称五霸贤。 苟不辨菽麦,何足揽大权。 至今巴蜀人,叹息后主禅。 ¤ |
| 遥岑不娱人,苍莽颇愁绝。 东南有断梁,水寒不可涉。 西关不欲往,旦暮畏喋亵。 归来坐北堂,悠然理书策。 之人阿堵中,虽死情不隔。 周公徂东山,仲尼陈蔡厄。 大儒且不遇,小子何足责。 时命姑置之,何为常促迫。 |
| 书卷平生事,篝灯静夜分。 韵钧奏韩柳,黼黻补卿云。 不鄙频挥尘,曾窥一运斤。 词人嗟不遇,地下早修文。 |
| 畏暑常疑病,逢凉还作诗。 岸巾看镜懒,步履过廊迟。 草树消陈意,江山发令姿。 裴徊如自得,徒倚竟何为。 厚禄书多断,长贫志未移。 无官带难缓,有竹俗能医。 不遇徙成赋,归来亦漫辞。 行藏随所遇,造物岂无欺。 |
| 寻遍江南麓。 只有斑斑野菊。 梅花不遇我心悲,一枝得见,便是一年足。 微香来自横网竹。 飞度寒溪曲。 落路寻人借问,谢他指向深深谷。 |
| 岂但吾州少,端如四海稀。 儒椅据根柢,玉德著光辉。 不遇宁渠戚,传亡始谓非。 及今何所语,徒有泪沾衣。 |
| 奏赋长安不遇知,丈夫失意肯生悲。 科名自古与风汉,造物至今犹小儿。 道在布韦轻将相,时危耕钓隐英奇。 渡江亦谒青山不,应念曾公为制碑。 |
| 不遇修寺日,无钱入影堂。 故来空礼拜,临去重添香。 僧得名难近,灯传火已长。 发心依止后,借住有邻房。 |
| 行脚不遇人,不如屋里从。 那事本现成,何须外边讨。 东行西行,蓦忽筑著脚指头。 定笑玄沙,错认橘皮唤作火。 |
| 九华深翠落轩楹,迥眺澄江气象明。 不遇阴霾孤岫隐,正当寒日众峰呈。 坐观风雪销烦思,惜别烟岚驻晓行。 得路归山期早诀,夜来潜已告精诚。 |
| 打头不遇作家,谩说俱轮先度。 饶伊诸漏顿超,到底终成染污。 不染污,活眼点开,光吞寰宇。 |
| 虚空包不包,大地坏不坏。 行脚不遇人,出语无赖聊。 谩言密室不风,显纸如何裹大虫。 |
| 名德窥三世,沧桑一老儒。 吟飞鸾鹤气,道应马牛呼。 孤愤藏杯斝,深居润画图。 先朝高两监,逸事泣弹珠。 (翁当年应举屡不遇与义州李文石齐名世传南北两监) |
| 怀锥不遇粤途穷,露布飞传蜀道通。 吴楚英雄戈指日,江湖侠气剑如虹。 能争汉上为先着,此复神州第一功。 愧我年年频败北,马前趋拜敢称雄。 |
| 琴樽几杖静柴门,抱瓮忘机老灌园。 不遇曾闻七十说,出关空著五千言。 高云暮色霜前雁,独树孤烟原上村。 零落楚兰愁未采,一江风雨泣秋魂。 ¤ |
| 呜呼有鸟山乐官,鸣声宛转空林间。 恐是执簧秉翟者,遗形变化之游魂。 生兮不遇圣明世,千载而下犹烦冤。 遗之好音不尔听,何如卷舌且勿言。 箫韶九成集嘉瑞,当与威凤同飞骞。 |
| 真行与真功。 刀圭快如风。 不遇真师匠,难明。 你若做时第一功。 浑身百关节,齐通。 |
| 孟轲死后惟董子,道义两言扩古今。 性善七篇何落落,千秋不遇一知音。 |
| 致身虽自文章选,经世尤高政事科。 以若所为即伊吕,使其不遇亦丘轲。 长沙地窄儒衣阔,明月池乾春水多。 天以一贤私一路,其如呷海九州何。 |
| 天分三百六十度,巧历难窥本在奇。 万世机缄发龙卧,六军偏伍漫鱼丽。 常山变化徒言用,斜谷崎岖不遇时。 积石平沙人不识,尽从{左革右未}{左革右曷}说行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