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烛销残转寂寥,柴门无复野僧敲。 偶来枕上吟诗就,记向心头欠笔抄。 鸣笔数声疑雪片,寻梅清梦到山坳。 世情云雨多翻覆,谁是江湖耐久交。 |
| 秋风相挽出门庭,东望云边白玉京。 婚嫁自嗟何日了,利名谁信本来轻。 挥毫为我光行色,倾盖知公不世情。 文字清新有如此,底缘淡墨未题名。 |
| 曾吟工部两峰寒,今日星郎得挂冠。 吾道不行归始是,世情如此住应难。 围棋已访生云石,把钓先寻急雨滩。 若遇秦时雪髯客,紫芝兼可备朝餐。 |
| 一片清虚太极心,浮云流水世情轻。 有生已作无生计,未死先求不死名。 墓必预铭唐杜牧,诗能自輓晋渊明。 岿然貌不随年老,留与斯文主夏盟。 |
| 曲钩鱼闹。 直钩无钩。 今古分明知道。 世情看假尽成真,总不识、先天至宝。 孤光圆照。 相忘同调。 物物俱休逆料。 本来一点上通天,向姑射 |
| 世情未免歌红粉,道韵无妨寄白云。 归路看花应更好,林间明月涌金杯。 |
| 红娇翠弱。 春寒睡起慵匀掠。 些儿心事谁能学。 深院无人,时有燕穿幕。 漏声滴尽莲花萼。 静看月转西阑角。 世情一任浮云薄。 花与东君,却解慰流落。 |
| 圣世宗儒重设料,名公硕德总搜罗。 近年底事摧颓甚,士气都比斩丧多。 忧世情词常恳恻,喜君事业久研磨。 不才但有山林兴,洗耳专听奏凯歌。 |
| 自喜扁舟载月明,涉湖底事不宜轻。 象痕深没风仍顺,今日天公亦世情。 |
| 僧之形,人之英。 何所作兮畦衣常披,何所说兮玉尘常横。 世情悠悠兮若秋云之淡,胸次了了兮悬秋月之明。 其禀也灵,其施也平。 六窗自虚,万象自呈。 斯何人欤,岂不入山林而隐,不濯沧浪而清者耶。 |
| 世情唤做三绝,佛眼譬之六如。 当日最宜为诰,而今老不中书。 |
| 岁晏谁不归,君归意可说。 将趋倚门望,还念同人别。 驻马临长亭,飘然事明发。 苍茫眺千里,正值苦寒节。 旧国多转蓬,平台下明月。 世情薄疵贱,夫子怀贤哲。 行矣各勉旃,吾当挹馀烈。 |
| 未怪穷山寂寞居,此情常与世情疏。 谁家生计无闲地,太半归来已白须。 不用看云眠永日,会思临水寄双鱼。 公私逋负田园薄,未至妨人作乐无。 |
| 决策归田岂世情,网罗従此脱余生。 请君速治鸡黍具,待我同为沮溺耕。 秋社相従醵钱饮,日高时作叩门声。 茅庐但恐非君处,籍籍朝中望已倾。 |
| 风梢摇落雪飞花,谁传江梅到我家。 曾把数枝分暗馥,要催群卉助光华。 高吟两绝那容继,胜赏双清蔑以加。 春不世情应委曲,十年留滞在天涯。 |
| 这回捉住四时春。 夺得温和养本真。 跳出世情居异世,尽教人道不凡人。 何须苦苦调精气,不在区区漱液津。 莹处晴空开日月,锐然特放九光 |
| 我昔泛洞庭,白波大如屋。 水天两相际,渺渺浸坤轴。 小舟掀簸中,呕眩篷底伏。 忽然得岛屿,便欲缒船宿。 西归收惊魂,且濯泥土足。 东湖一席地,江脉自渟蓄。 烟雨相吐吞,几席染湖渌。 汀洲红白花,游泳杂凫鹜。 横流溢四海,未暇较吴蜀。 骇我时世情,风波戒平陆。 |
| 同声相应甚埙箎,雨夜联床只有诗。 断港漫生归棹兴,流年空感浴兰时。 良思难与世情说,衰病聊将僧定移。 须信滞流皆有命,不然安用老天为。 |
| 老阅万般交态。 病无一点世情。 但忆懒残芋熟,都忘太乙藜青。 |
| 绝疑此老性坦率,无那评文兼世情。 若比乃翁增上慢,诸贤保得更垂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