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眉目如生骨骼寒,后来曾纪短碑顽。 双垂长耳过肩角,千古道躯落世间。 覆履有方随迹灭,守龛无语向人閒。 想知自丑难遮断,两扇禅扉及早关。 |
| 积因得果通三世,临老长闲自一时。 久尔观心终未悟,偶然见道了无疑。 南迁北返吾何病,片瓦尺椽天与期。 自断此生今已矣,世间何物更如斯。 |
| 不自柴桑记裹来,似傅晨记入天台。 世间多少荒唐事,何独神仙有是哉。 |
| 老屋久欹侧,随宜聊拄撑。 吾今且共住,缘尽会须行。 雨打从教坏,风摇不用惊。 世间虚幻相,聚散本无情。 |
| 世间真色知何物,肯把溪山换莫愁。 拟具小舟乘月下,一尊相属漾寒流。 |
| 去去实不去,是法住法位。 来来实不来,世间相常住。 |
| 洙泗诸生尊所闻,岂容兀者亦中分! 焚经竞欲愚黔首,亡史谁能及阙文? 吾道固应千古在,几人虚用一生勤? 世间倚相何曾乏,会与明时诵典坟。 |
| 四十五万坑长平,五十六万败彭城。 头小而锐重瞳子,可谓善虞能用兵。 杀人何得惨如此,不知天亦还杀尔。 世间产一虎头相,几阵生灵为渠死。 韩擒彭醢不足悲,无辜性命供娱嬉。 汉家宗社计未定,商山老人歌紫芝。 相人相穷不相达,天道好生不好杀。 岂无袖手閒书生,一着满盘死棋活。 |
|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佛殿对三门,灯笼挂露柱。 |
| ... 颜渊得仲尼,仲尼有荷篠。 孝亭合朱祭,天津会程邵。 是为德不孤,气味何同调。 世间间草木,不足充野烧。 惟莲出清水,植立独奇峭。 不染淤泥缁,不逐波流漂。 |
| 江上山,山上寺。 门对斗城开,东西分两序,总不得动著。 得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
| 和扁过门千百辈,邓先神妙七闽推。 非关玉枕方犹閟,自是金篦刮已迟。 天下岂无书未见,世间唯有老难医。 绮裘宝马相酬赠,未抵樗翁七字诗。 |
| 百万瑶妃传粉酥,诗翁列屋世间无。 江南穷相韩熙载,有甚歌姬画作图。 |
|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南山叆叇生云,北山滂沱下雨。 通身是口,阿师比拟,徒夸唇觜,把定放行。 目前火急便还家,莫认殊乡为故里。 官不容鍼,私通车马。 幸对人天,何妨诘问。 |
| 世间种种音声相,众以耳听非目睹。 唯此大士眼能观,瞑目谛观为佛事。 於眼境界无所取,耳鼻舌身意亦然。 善哉心洞十方空,六根互显如是义。 眼色耳声鼻嗅香,身触意思无差别。 当以此观如是观,取此为实成妄想。 若离妄想取实法,展转惑乱失本心。 本心既失随颠倒,不见大士妙色身。 无眼耳鼻舌身意,互显之义亦寂灭。 亦无大士妙色身,亦无... |
| 云叶乱,月华光。 罗幕卷新凉。 玉醅初泛嫩鹅黄。 花露滴秋香。 地行仙,天上相。 风度世间人样。 悬知洗盏径开尝。 谁醉伴禅床。 |
| 宝月清凉,寂照法界。 以沙门相,藏世间解。 谷响入耳,性不可为。 青莲出水,深不可窥。 万象纷披,花开古锦。 启迫群氓,与甘露饮。 哲人去矣,资何所参。 即事之理,塔锁终南。 |
|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昨日大风潮,吹折山前树。 云自向天飞,水流朝海去。 |
| 勇猛精进过量人,号曰芗林大居士。 住无变易真实处,而常顺行诸佛法。 不作世间颠倒业,成辨出世胜方便。 而能於此方便中,幻出难思诸境界。 复於难思境界中,而现种种殊胜事。 华林宝树咸放光,接影连辉相鉴彻。 光色清净如金刚,世间无有能坏者。 又如无热大宝池,四面分流入於海。 是海广大无边际,不出居士一毛孔。 於一毛孔放光明,八万... |
| 人生能几月圆时,歌之舞之复蹈之。 月为一人我成三,更遣青州从事相追随。 四人好在都无阙,相劝相酬到明发。 此夜山河有主张,锁碎繁星俱灭没。 采石已来五百春,当时青天为宇四无邻。 上下通秀皆冰玉,岂徒眉宇真天人。 力士嗔人譬如刀割大江水,世间閒是閒非皆如此。 君不见李白携月到夜郎,一洗瘅天尽入冰壶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