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谟训诰饱蟠胸,一字于君未有功。 参到五行刘子政,转为三命李虚中。 牛毛有底事非左,蜗角孰何人不东。 肯自戚施相从臾,片言可送半生穷。 |
| 对策南宫耻诡随,聊摅腹愤发胸奇。 并驱何异牛同骥,独步方知虎畏罴。 罚汝业儒磨铁砚,输它拥妓写乌丝。 区区梦里争蕉鹿,笑杀傍人与士师。 |
| 风涛生长处,土地属东隅。 树树悬鱼网,村村吹鹧鸪。 酒旗孤屿见,书卷一山无。 欲趁鸡豚社,深慙身业儒。 |
| 不业农商不业儒,菑田弗下寸根株。 驴年斫倒菩提树,羞见新州个老卢。 |
| 游野归来天欲雨,云边玉女屡投壶。 薄收仅足了冬输,晚觉明农胜业儒。 稍喜尘清如峒,更祈田熟似苏湖。 小船杨柳阴中泊,大斗杏花深处沽。 |
| 闽人务本亦知书,若不耕樵必业儒。 惟有桐城南郭外,朝为原宪莫陶朱。 |
| 秣陵一见叹魁梧,每恨斯人不业儒。 几度剧谈俱抵掌,有时大醉劝留须。 探梅尚忆陪山屐,煨芋何因共地炉。 我已休官师退院,肯来林下卓庵无。 |
| 治田长山下,引流坦溪曲。 东山有遗茔,南野起新筑。 家世素业儒,子孙鄙食禄。 披云朝出耕,带月夜归读。 身勩竟亡疲,团团欣在目。 野芳绿可采,泉美清可掬。 茂树延晚凉,早田候秋熟。 茶烹松火红,酒吸荷杯绿。 解佩临清池,抚琴看修竹。 此怀谁与同,此乐君所独。 |
| 雪屋夜明寒,引纸一长吁。 贫无食肉相,颇悔身业儒。 晨出生谒人,被褐而长须。 颖脱殊不喜,文翰定自娱。 自言中山徒,常与陈玄俱。 醉曾挥草圣,閒或写桃符。 最爱王逸少,勉随刘寄奴。 嗟生不自惜,貌泽神亦枯。 世多宏肇辈,幸我非二苏。 |
| 海舟名普慈,吴郡海虞钱氏子。 世业儒,出家破山寺。 往参邓尉山万峰和尚,付以法偈,遂结庐太湖西洞庭山。 三十年不过湖。 闻虚白旵公在安溪东明说法,亲承万峰祖印,遂往叩。 旬日大悟,遂居东明演法,为万峰法嗣。 景泰元年,示寂,全身塔在东明左侧。 有《颂古诗》行世。 |
| 门外冬青八九株,去去株间各丈余。 晚禾翦穗上囷储,黄藁堆妆绿叶居。 老夫晨出观道腴,摧筇逦迤来东庐。 世界在前君悟欤,饥寒火宅饱华胥。 主人慰我下乡书,谢之养生祗业儒。 虽然邻酒欠钱沽,粥饭可以供朝晡。 四壁虽然一物无,半年聚稈为薪芻。 但愁赋税吏追呼,鞭挞白丁省限逾。 |
| 束发从政事,佩缓曳长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问之尔何由,必曰因业儒。 自致或世赏,因儒升仕涂。 一朝希斗禄,辄与故步殊。 佞夫专媚灶,要路事驰驱。 俗夫抗尘容,勾校迷墨朱。 自谓尚市道,不若效贾区。 何必念故业,易地有蘧庐。 嵩阳敞儒宫,远自唐之庐。 章圣旌隐君,此地构宏居。 崇堂讲遗文,宝楼藏赐书。 赏田逾千亩,... |
| 时方用武我业儒,超也卖笔来吾庐。 曰予制笔似轮扁,妙不能言徒叹吁。 宣城阻兵十三载,犹喜山中老<夋兔>在。 拔来紫颖带秋霜,制得笔成时世改。 乡年草创供玉堂,玉堂仙人云锦裳。 三缣一字不易得,笔价亦与时俱昂。 莫怪年来弃如土,扫除风尘必斨斧。 尔今卖笔我卖文,何异适越资章甫。 呼儿为我买一束,亟用写成怀古录。 一书永字三叹赏,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