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窗灯焰短,僧炉火气深。 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
|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
| 欲去不忍去,徘徊吟绕廊。 水光秋澹荡,僧好语寻常。 碑古苔文叠,山晴钟韵长。 翻思南岳上,欠此白莲香。 |
| 平生爱山水,下马虎溪时。 已到终嫌晚,重游预作期。 寺寒三伏雨,松偃数朝枝。 翻译如曾见,白莲开旧池。 |
| 长生犹自重无生,言让仙祠佛寺成。 碑折谁忘康乐制,山灵表得远公名。 松形入汉藤萝短,僧语离经耳目清。 莫怪迟迟不归去,童年已梦绕林行。 |
| 古殿清阴山木春,池边跂石一观身。 谁能来此焚香坐,共作垆峰二十人。 |
| 向晚双池好,初晴百物新。 袅枝翻翠羽,溅水跃红鳞。 萍泛同游子,莲开当丽人。 临流一惆怅,还忆曲江春。 |
| 离魂断续楚江壖,叶坠初红十月天。 紫陌事多难暂息,青山长在好闲眠。 方趋上国期干禄,未得空堂学坐禅。 他岁若教如范蠡,也应须入五湖烟。 |
|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
| 天寒猛虎叫岩雪,林下无人空有月。 千年像教今不闻,焚香独为鬼神说。 |
| 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 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 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 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 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 |
| 可惜东林寺,空门失所依。 翻经谢灵运,画壁陆探微。 隙地泉声在,荒途马迹稀。 殷勤话僧辈,未敢保儒衣。 |
| 胜致通幽感,灵泉有虎掊。 爪抬山脉断,掌托石心拗。 竹蔼疑相近,松阴盖亦交。 转令栖遁者,真境逾难抛。 |
| 庐阜东林寺,良游耻未曾。 半生随计吏,一日对禅僧。 泉远携茶看,峰高结伴登。 迷津出门是,子细问三乘。 |
| 八月江行好,风帆日夜飘。 烟霞经北固,禾黍过南朝。 社客无宗炳,诗家有鲍昭。 莫因贤相请,不返旧山椒。 |
| 山势棱层入杳冥,寺形高下趁山行。 象牙床坐莲花佛,玛瑙函盛贝叶经。 日映砌阴移宝阁,风吹天乐动金铃。 门前更有清江水,便是浔阳太守厅。 |
| 南岳别来无约后,东林归住有前缘。 闲搜好句题红叶,静敛霜眉对白莲。 雁塔影分疏桧月,虎溪声合几峰泉。 修心若似伊耶舍,传记须添十九贤。 |
| 师名自越彻秦中,秦越难寻师所从。 墨迹两般诗一首,香炉峰下似相逢。 |
|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青。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渐尘垢眼,见此琼瑶英。 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 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 欲收一棵子,寄向长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 |
| 见师初事懿皇朝,三殿归来白马骄。 上讲每教倾国听,承恩偏得内官饶。 当时可爱人如画,今日相逢鬓已凋。 若向君门逢旧友,为传音信到云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