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绢须题黄绢辞,老来斲句不能奇。 定知烁石流金日,记我持觞赏雪时。 |
| 两道苍松列翠幢,雨来浑似度桐江。 恨无东绢堪图此,归伴蒲团挂北窗。 |
| 一匹好东绢,天寒家未温。 尽教儿拆绣,闲管妇无禈。 |
| 天然平远染百幅,泚笔底须东绢传。 窗户吐吞新日月,风烟出没旧山川。 白公筑室地三一,杨子章玄文五千。 筋力尚堪驱使在,异时重泛白苹船。 |
| 太华载雪千丈寒,砥柱中流万夫愕。 未教耸翠入青苍,故对书窗且横著。 平铺秀气一里许,不露云尖与山脚。 何人半破好东绢,画出潇湘秋色薄。 |
| 有客携来白团扇,看君画出翠微峰。 忽然陂水变阴雾,便有松林吹晚风。 松林陂水静何极,何处归舟天际识。 韦侯直干傥不难,杜陵东绢那能惜。 |
| 同官十载住京师,一片高情我独知。 箫管隔云春宴处,佩环摇月早朝时。 墨翻东绢千竿竹,灯淡西窗数局棋。 谁道归田犹有乐,胜游常醉习家池。 ¤ |
| 组练横陈壮士貔,想因舞羽去穷奇。 千山白发存公道,十日清吟费老诗。 待伴易锁春有脚,交光最胜月如眉。 只愁无着梅花处,东绢平章付伯时。 |
| 乐事良辰古所难,三分春色一分宽。 润花雨过红裙湿,倚竹风斜翠袖寒。 自有南堂谁举白,可无东绢为施丹。 两翁醉墨曾题品,便作平泉草木看。 |
| 著作之厅屏十幅。 怪石沧江莽相束。 恍然坐我三峡旁,汹汹奔流欲颓屋。 不知狂澜何处回,壮哉万顷纳一杯。 自从此画出名手,海潮不复声如雷。 一时文士罗东观,波涛入笔驱河汉。 逍遥扪腹日来看,更得丹青助挥翰。 我本儒中山泽癯,烟蓑祗合老江湖。 烦将一段好东绢,画个渔舟钓雪图。 |
| 画船四月满旗风,饮散匆匆鷁首东。 醉里偏怜江水绿,意中已想荔枝红。 断碑零落莓苔遍,幽涧淙潺略彴通。 一疋宁无好东绢,凭谁画此碧玲珑? |
| ...与诗笔,客次宁阙供。 搴取不赀景,纳我云梦胸。 一笑漂泊里,孰谓吾涂穷。 摩挱好东绢,世恐无此工。 |
| 垂虹亭上三更月,拟岘台前清晓雪。 我行万里跨秦吴,此地固应名二绝。 山川灭没雪作海,乱坠天花自成态。 狂歌痛饮豪不除,更忆衔枚驰出塞。 芦摧苇折号饥鸿,欲傅粉墨无良工。 摩挲东绢三叹息,收入放翁诗卷中。 明朝青天行日毂,万瓦生烟失琼玉。 世间成壤本相寻,却看晴山晕眉绿。 |
| ...浪独夫险,比干一片崔嵬心。 宦游远去父母国,心病若有山水淫。 江南画工今谁在,拂拭东绢倾千金。 |
|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 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 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重之不减锦绣段。 已令拂拭光凌乱,请公放笔为直干。 |
| 吾宗洒画墨,似我诗得趣。 未至心手忘,敢议江山助。 东绢十幅围,中有千尺树。 穷冬万虫蛰,拆地双虬怒。 仿佛风雨声,想像栋梁具。 人间汗反浆,对此毛发竖。 怪君物写影,落笔神与遇。 自言阅世孰,妙解等僧悟。 每当盘薄馀,了知精灵聚。 此图尤杰出,持用博新句。 墨君第一流,论世无殆庶。 三熏且十袭,复靳为子赋。 |
| 杜陵一匹好东绢,韦郎上植松两瑽。 唐寅今如曹不兴,有客乞染淞江绫。 前山如笑后如怒,疏林如风密如雾。 黯黯浑疑隔千里,蜿蜿忽辨缘溪路。 黑云沍苍梧,丹霞标赤城。 壮哉画工力,九州通尺屏。 两崖远立觢两角,一道空江浸寥廓。 吴绫本自淞水剪,谁把淄渑辨清浊。 茅斋傍江绝低小,羡尔高居长自好。 今年吴地几鱼鳖,看画转觉心热恼。 黄... |
| 沈郎终日掩柴扉,游艺虽多道日肥。 东绢丹青真得髓,文楸黑白要知机。 笔添龙眼防颓壁,阵合鱼丽孰解围。 暇日杖藜须过子,一枰赢取画图归。 |
| 荷鉏草堂东,艺花二百株。 春风一朝来,白白兼朱朱。 南列红薇屏,北界绿芋区,偃蹇双松老,森耸万竹臞。 余地不忍茀,插援引瓠壼。 何当拂东绢,画作山园图。 |
| 大柏森森护盘石,老聃踞坐三人立。 盛德之容本和豫,漠然不应岂真实。 曏者隐奥九九篇,才示指画意已传。 细看尹喜磬折处,金篦刮膜见全天。 侍帝二子来何许,无乃徐甲庚桑楚。 注目拱手气不吐,画师笔端更解语。 函谷关废河水黄,授经台倾陇草荒。 一幅东绢吾无用,要遂青牛归帝乡。 |